我是一个离婚十几年的老家伙,从事着一份没有希望的工作——小学教师,即便我多么努力工作,都难以改变这个丛林社会一样的职场,又有什么办法呢?
年过四旬,你说我能属于哪个世纪呢?当然是上个世纪了。
那个时候的生活的确清苦,真的没有楼上楼下,没有电灯电话。很久之后,我才用上电灯。在那之前,我都是在煤油灯下度过每一个夜晚,甚至蜡烛都是奢侈品。
哈,很多现在的小孩哪里知道什么叫煤油灯呢?
就是用一个玻璃瓶子,里面装满煤油,里面放一根棉纱,通过瓶口的铁皮盖子引出来点燃照明。
那种煤油灯的最大特点是:黑烟特别明显。甚至能让你想起那样一句古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后来也有用上电的时候,零零星星,方法是爸爸把自家年久失修的电线搭在门口同样年久失修的过路电线干路上。这种方法不用花钱,但只能在夜半三更的时候用,在天明之后再取下来。
当时,我的家庭坐落在整个村庄的最边缘地带:三面都是树林和一望无际的麦田。树林里经常有刺猬、黄鼠狼出没。
还记得我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坐在院子里写作业,忽然一只黄鼠狼窜进了院子。
那个时候自己还小,明知道不可能抓到,但还是下意识地高兴起来,开始围堵那只黄鼠狼。
在记忆里,那只黄鼠狼和我身高相当,咬我一口我可能也无力反抗,但就是那样,也还是努力去围堵它,把它围堵到了一个土墙的墙角。那只黄鼠狼人立起来,可能也没有多么慌张,轻松就跳出了包围圈,消失在了视野里。
我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
现在看来,那个时候的人们和现在的人们想法完全不一样。
那个时候,人们都愿意住在密集的村庄中心,有一种安全感。我们的房屋就类似于偏远的不毛之地,没人愿意涉足。
但时过境迁,三四十年之后,土地忽然变得金贵起来。人们疯狂地圈地占地,土地就是财富,可以让自己不再奋斗。
不过,在我很小的时候也不能说没有争端,一直都存在着。也可以这么说,我就是在吵吵闹闹中度过了童年、青年、中年,一直到现在。所有的事情都围绕着利益。
虽然我家地处村庄的边缘,但毕竟还有一面和村庄相连,争端就因此而起。
我妈妈是家里的独生女,我的爷爷奶奶当然是穷苦人出身,就这一个女儿,在村庄上就显得势单力孤。
旁边的人家都是村庄上的大户(以人口为标志,什么时候都不过时),他们经常损毁我们种植的树木——虽然那些树木距离他们很远,中间隔着我家,他们觉得那也是他们的——世事永远都是这个样子的。
他们经常和我家争吵、叫骂,我就成长在这样的环境里。从小我就有一种浓重的自卑感,特别敏感。
不过,我可能和普通人的区别是:我没有在其中养成一种对抗一切的精神,反倒养成了那种写出《人间失格》的作者太宰治一样柔弱的性格,渴望被爱、被关怀。
不过,我一直在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