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一篇文章中讨论了表达爱的三个步骤:
一观察行为,
仔细观察对方的言行举止神态动作,
这是沟通的第一个步骤。
二是觉知需求,
从对方的言行举止中分析挖掘真正的需求,
结合你对他的了解和近期互动表现,
判断是言不由衷还是真情流露。
三是体验感受,
这是最重要的步骤,
只有用心体验到对方这一刻的真实感受,
你才能够真正了解对方的感受,
才能够用合适的行为去爱他。
比如说你感受到他是言不由衷的话,
那更要体验对方此刻的感受,
是什么让他说出这个言不由衷的话,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隐瞒了真实的自己?
这个时候你要做的不是发泄自己的愤怒,
而是要闭上眼睛,
用心的倾听对方此刻的感受,
他是难过的还是纠结的,
他是愉快的还是郁闷的?
只有用心体验对方的感受,
你才能够表达出真正的爱。
真正的爱是被理解,
以及被理解后的接纳。
昨天我分析了我和老婆之间的沟通案例,
今天我们来谈论一个更为常见的问题,
就是让许多父母抓狂的辅导孩子作业。
我在前面课程中曾经讨论过,
为什么很多父母一看到孩子犯错就着急就上火,
那是因为孩子犯错的情形触发了父母内心的伤痛,
父母潜意识中回忆起了童年被父母吼叫的经历,
所以,
父母用对孩子发怒吼叫来掩饰内心的伤痛,
他们对孩子吼叫:
都跟你说了八百遍了你怎么还是不懂?
这么简单的问题你怎么会搞不懂我真是不明白了?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
这都不是我的错,
这都是你的错,
跟老子无关。
其实,
本质上来说,
对孩子吼叫是一个父母不成熟的标志,
因为他的内心根本没有疗愈,
他下意识的发怒吼叫成为了一种自然反应,
(大部分父母事后都后悔甚至忏悔,可是下次依然继续吼叫)
荣格说过:
当你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潜意识的时候,
它就是你的命运。
现在我们可以撇开那些偏执的没有长大的父母,
试着用这三个步骤来处理这个棘手的问题,
首先第一个步骤是观察到孩子的犯错,
这个时候孩子父母要仔细观察孩子,
他是心不在焉的还是全神贯注的,
是敷衍了事的还是确实不能理解的,
这太重要了,
假如他是不带状态的心不在焉,
那么你要做的就是收心;
假如他确实不懂,
那你要反思自己的辅导方式。
接下来是第二个步骤最关键,
叫做觉知需求。
就是你通过前面的观察后,
要明白孩子这会儿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帮助?
要明白孩子是缺乏学习动力还是找不到解题的思路?
是有同学等着他玩游戏或者是他确实没有get到解题的技巧?
是要集中注意力还是要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
是要让他休息一下再来还是继续加油努力,
这就是所谓的方向比努力重要的道理。
第三步最重要也最容易被父母忽略,
就是这个时候要体验到孩子此刻的感受,
是感到精疲力尽的无奈,
还是屡战屡败的受挫感,
这个时候他需要得到什么样的安慰和体贴,
如果你能够准确说出他的感受,
相信我,
你会赢得孩子的心。
当孩子做错题目的时候,
他的内心多少带着受挫无助感,
他的内心是彷徨无助的,
你的指责会像一把刀砍向他的内心,
进一步确认他自己的无助感,
进而伤害孩子宝贵的自尊心。
甚至,
严重的时候,
你的话会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现在我们知道了,
为什么上海那个男生被妈妈批评后会从高架桥跳下来了,
因为妈妈的指责就是最后一根稻草,
不是溺水者的救命稻草,
而是压死骆驼的致命稻草。
实际上,
只有你能够体验到孩子感受的时候,
你才会体验到爱和温暖,
那是你和孩子建立爱的链接的标志。
简单三个步骤改善和孩子的亲密关系,
拒绝伤害拥抱爱。
我是南星学生教育中心林老师
每日原创家庭教育文章第一年第二百七十六(总第276)篇
欢迎留言互动
2019.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