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第一次参加家长会,没有想象中的紧张和兴奋,但也必须记录一下。
毕竟,当了这么多年妈妈,实话,骨子里还活在自己上学的那个年代。
如今,却要作为一名“家长”,坐在课桌前,聆听老师分析全班同学的学习情况,各科学习方法,认真作着笔记……
老师们都好年轻啊!
也不禁会想如果当初毕业选择去高校做个老师,现在人生会不会是另外一番景象——毕竟老师这个职业还是非常适合我的。
孩子本次考试,虽然总分排名班级第二,年级第五,但主科四门还是因为一些小的失误,丢分过多导致并没有达到预期。心里有一些小遗憾,也盼望着通过后续的帮助,能得到提升的空间。
但我有时候想,我是不是有点太紧张了。
孩子小学时候,我基本是没有怎么抓学习的,周末就是带出去玩,也没有布置和规定特殊的学习任务。可上了初中,瞬间周围的氛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家长们开始更加关注学习成绩,害怕孩子在中考和高考中失去竞争优势。
这是每个中国家长心头最大的压力吧。
集中家长会听完以后,预约了主要科目的老师进行交流,老师们会告诉家长孩子这次考试的丢分点,孩子的优点,孩子平常的表现,孩子的提升方向。这样有的放矢高效的会议,体现出这个新学校的浓浓“海淀风”
初一就开始说中考的科目计分规则了,这在我们80年代显得多么超前啊。
开完会和几个学霸妈妈们交流了下,也感受了这个时代家长和我们那个时代家长的“不同”。
仿佛,我初高中时,爸妈很少关心我的成绩,我不知道他们在忙什么,他们恐怕也不知道我在忙什么吧。
想到现在自己为孩子学习付出的点点滴滴,不求结果,但问耕耘。内心还是希望她能够去往更好的大学,遇见更好的老师朋友,拥有更多选择的能力,体验更精彩的人生吧。
好在,麦麦是个有一定内驱力,有毅力,且愿意学习的孩子。
不论怎样,青春,努力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