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雨滴里,都有一座精准的小时钟,在无处可选的生活里,陪你等雨,如期而至。
我们在这座城市,努力找寻自己的位置,孤独迷宫里的你,谁,可以真正了解。
季风飞过洋流,层云拂过星辰,就这样,陪你朝夕与四季。
最近参与墨迹天气的评测活动,我就随便写到这儿了,也好留个底。
一、简介
1、名称
墨迹天气
2、版本
v6.0000.02_5019
二、测评
主要还是测评这个界面功能
1、战略层
作为工具类产品,墨迹天气已经走在了前列,在天气类,稳稳的第一把交易不可撼动,多年行业经验和业务经验,加上一些线下的站点的铺设,数据获取,都是其他天气类应用所不及的。但是,互联网行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墨迹天气也重来没有停下过前进的脚步。我先上个图。
虽然,用户说的需求,不能全信,但是,在战略层,我们要谈论的是长久的发展。但是差评这么多,确实是墨迹需要考虑的问题。墨迹,作为一个工具类应用,需要满足各种年龄段,各种性格,各种职业,不同性别的用户的需求。所以,也是蛮难的哈。
2、范围层
从功能上说,墨迹还是大而全的,基本包含了所有与天气有关的信息。包括温度,湿度,体感温度,风速,方向,PM值,紫外线,气压等等,这些功能,可以说面面俱到,都是用精密的设备测算出来的,可以算作一个天气的全国性的专业大数据平台。
内容上,无可挑剔,不过,广告太多了吧!太多了吧!多了吧!基本在每个界面都能找到。不然就是推广空气果。我等屌丝买不起啊。
3、结构层
交互上来说,有一点,我特别不习惯,点击界面空白的位置,比如那个太阳,会出现详细的天气介绍。三星的用户习惯是按实体返回键,回到主界面。啊,但是墨迹就直接退出了。是按两次退出的。我误操作好了次。
生活指数功能,交互也是有问题的。我一直认为墨迹只是往下滑就可以了,但是,竟然这个模块是横着划过去还是有功能,好吧。我也是很难发现啊,只是看到图标少了一半才知道,可以横着滑动。
4、框架层
总体框架,是健全的。但是,真因为大而全,用户需要某个信息,可能还是不能很方便的获取,可能只有通过一两次的学习才能找到该功能。
主页往下滑,下面菜单太长了,多的看不下去了,也是没有很好的分类,需要自己去找,其实类别蛮多的,内容也挺丰富。卡片管理要滑到最后才有,我猜很多人滑不到最后就放弃了。就看看天气吧。看资讯,我为什么不用今日头条,体验比这好多了。
默认是15天预报,这点设置真的很失误,从用户的心理来说,查看很多天之后的天气都是不靠谱的,可能是中央电视台把大家弄怕了。所以,查看24小时预报,才是主要需要表现的啊!
5、表现层
UI上,很多人都提过,这个小女孩的事情。定制。购买。做任务获取。签到送。这么多方法可以玩这个小人。非要固定一个小人。女孩子都特别喜欢打扮,卖皮肤的时候到了。就这个小人都有这么多趣味,吸引人的玩法。搞个一层不变的小女孩。以前就有了,难道没有提出异议?反正,我不喜欢这个小女孩,会看腻的。
广告的UI已经影响到了APP整体界面的一致性,这个我不多说,辣眼睛。有用户说,拉低了档次!我也觉得。
不过,刚打开的页面整体感受还是不错的,精致的画面,很大的数字表示当前温度。但是千万不要翻的别的地方去,哈哈。
总结:
天气App请好好做自己,不要给我推送新闻可好?
你说你一天气预报软件做那么多内容在里面干嘛 界面卡么的要死 而且还不准。
以上是用户评论,我觉得在理。
作为一个预报天气的APP,用户希望的是顺手、好用、简洁、bug少、预报准确、流畅,这一些,这个版本,都是有待改进的。当应用越来越重,部分用户的手机可能跟不上了,怎么办?怎么优化?当一个完美主义的PM看到满屏幕的广告和应用推荐怎么办?
我也知道墨迹不是公益组织,需要盈利,需要养活员工,但是,牺牲用户体验做广告,只是为了一时爽,不是长久之计。那,怎么盈利?我目前的想法是,做会员制度和打赏。会员制度能得到更好的定制的服务。而打赏,虽然在中国还不是很流行,大家对小费这种观念还不深入,但是,不管是简书的打赏还是微博上文章的打赏,虽然收入不多,但是总是有一些。而且广告可以做,请做得专业。不要硬生生的贴图。比如,下雨了,滴滴的链接出来了,京东到家的链接出来了,我都可以理解,而且给我带来了方便,墨迹也得到了收入。还有很多盈利模式,广告不是一个最最明智的方法。
最后,听听用户的声音,切莫闭门造车。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意见,墨迹的PM不要生气,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