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前的曾国藩跟很多普通人一样,中了进士,母鸡变凤凰,想得是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身上也是一大堆的缺点.。
一是心性浮躁,坐不住。曾国藩天生乐于交往,喜欢热闹,诙谐幽默,到处交朋友,吃饭吹牛,下棋听戏,压根静不下心来读书,若是现在大概是天天夜店,日日酒吧。
二是为人傲慢,修养差。曾国藩虽然资质不怎么样,但毕竟在湖南乡下的朋友圈里算个人物,于是把这份“傲骄”带到了京城,到处“高已卑人”,一言不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能翻。
三是缺少真诚,特虚伪。喜欢给人戴高帽,又喜欢不懂装懂,显摆自己,夸夸其谈,已经越过了“善意的谎言”,变得言不由衷。
四是为人好色,不自爱。若按常人标准,这算不上缺点,刚过而立之年,血气方刚,看到漂亮姑娘,多看几眼也算正常,不看才不正常。可若用圣人的标准衡量,那简直“禽兽也”。更何况身上有15种病,还这么“好色”,岂不“不自爱”。
我们现在常说:一个人身价的高低是由周边的朋友决定的,古语也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俗语也说得好:“跟着苍蝇找厕所,跟着蜜蜂找花朵,跟着富翁挣百万,跟着乞丐会要饭!”。而曾国藩身体缺陷加性格缺陷,能到京城为官已经很是成功。但就在30岁时、在天子脚下遇到了一批理学信徒,他们对待他人真诚严肃,面对滚滚红尘内心坚定,这些朋友深深的影响了曾国藩,通过检讨自己,立下了“学做圣人”的志向。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就是要实现自我,可圣人是完美境界之人,高标准自然得高手段。
接下来需要的就是实行力。托尔斯泰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观望者,一种是行动者。大多数人都想改变这个世界,但没有人想改变自己。”而曾国藩却是想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世界的人,用的也是最土的办法,也是理学信徒常用的手段,做“日课”。
他在每天的“日课”中不断的反省自我,对自己身上的每个缺陷进行“刮骨疗伤”,就这样近乎苛刻、疯狂地进行自我“猛火煮”,直到逝世前四天,还在进行自我批评,真可谓“几十年如一日”,自从立志后,初心不改。
但“好逸恶劳”、追求快乐是人的天性,只靠自制力是很容易“放弃治疗”的,所以现在盛行社群、集体打卡,相互监督。曾国藩是最早开始朋友圈打卡之人,把每天自己的日记无私的公开给朋友、家人,还有一圈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日记里边点赞、留言鼓励。
都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立”,曾国藩通过朋友圈看到了高人的模样,见识了世面,放弃了自己狭隘的追求,立下了大志;又通过朋友圈的不断加持,让自己不断精进。
很多人都是“常立志”,今年的目标都是去完成去年未完成的事儿,而曾国藩是“立长志”,靠的就是“有恒”,每当困难来临时,都要给自己“打鸡血”,进行“天人交战”。
所以,曾国藩的一生是不断自我攻伐、自我砥砺的一生,才有了脱胎换骨、变化气质、增长本领、建功立业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