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梦与公司人
西方人的梦想是这样的:拥有围着白色栅栏的房子,停在停车坪上的汽车,漂亮的老婆,可爱的孩子;偶尔踢踢球,再来一瓶啤酒轻松轻松;从事一份稳定有保证的工作,让物质财富平平安安地积累。而20世纪50年代,西方美梦成了现实。
公司的事业隐含着一种认识:忠诚和稳定的绩效能带来就业保障,这对双方都有利。企业高管得到了可观的收入,收获了强烈的安全感;公司得到了忠诚、勤奋的管理者,双赢。这一默契的协议也就是所谓的“心理契约”。
沙因提到了管理培训和洗脑的联系,暗示心理契约远远不止一桩舒适的互惠交易。首先,心理契约是围绕忠诚建立起来的。其次,心理契约引出的另一个问题是视角。在很大程度上,管理者的现实情况是为了生活忍受工作。显然,这样的环境不可能有利于培养积极主动、愿意承担风险的管理者。心理契约奖励的是一板一眼前进的步兵战士,要的是一双稳定可靠的手。心理契约把忠诚建立在能力之上。
IBM的三个基本信念是:充分为员工个人考虑,多花时间让客户满意,竭尽全力把事情做对。
沃森认为:“组织要想迎接不断变化的世界带来的挑战,就必须自始至终准备改变一切,可组织信念除外…… 基本的经营哲学,是组织最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
营销的喜悦
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有效定义——创造客户。市场不是上帝、大自然或者经济力量创造的,是商人创造的。他们满足的需求,兴许在他们提供满足手段之前,已经为客户所察觉。说不定,就像饥荒时对食物的渴望一样。这种需求占据了客户的生活,充斥着他清醒时的每一刻。但这只是理论上的渴望;只有当商人采取行动,把它变成有效需求之后,客户和市场才真正出现。
营销组合的四大因素时:产品、价格、地点和推广。事实上,在任何一种营销组合里,所有的元素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4P理论强调的是销售方向的组合,而非购买方的组合。
从喜悦到近视
企业的当务之急应是满足客户需求,而非单纯地生产产品。公司当以市场为导向,而不是以生产为导向。管理层必须把自己视为满足消费者价值需求的人,而不是生产产品的人。
成长不是要跻身于某一个行业之中,而是要有足够的洞察力,找到未来成长的地方。
销售关心的是让人用现金交换你产品所使用的花招和技巧,它不在乎交换双方的价值。营销则不然,它始终地把整个业务流程视为一种紧密结合的努力,旨在发现、创造、调动和满足客户的需求。
消费主导的时代
本田为未来投资,而西方公司连明天之外的事都不愿意看。
探索工作激励
普遍需求,也即匮乏性需求——生理、安全感、爱和尊重,必须先得到满足,人才能行为无私。努力满足普遍需求是正常而健康的。越来越渴望成为自己,成为自己有能力成为的那种人。自我实现就是人把自己的潜力完全发挥出来。
激励的双因素理论:一类满足人的本能需求,一类满足人类的独有需求。真正的动力来自成就、个人成长、工作满意和获得认可。换言之,只要用工作本身来激励人们,而不是依靠奖励或施压。
保健因素是造成工作不快的主要原因,激励因素则是通往工作满意的康庄大道。
“KITA”激励法主张:“如果你已经有了做某项工作的人选,用他。如果用不上他,那就甩掉他。”工业丰富化的主张是:一旦商业组织能把自己和员工从数字牢笼中解放出来,创造性地扩展个人在企业的角色,它就能够变成一股向善的区大力量。
X理论假设工人天生懒惰,需要监督和激励,把工作看成为了挣钱而不得不做的必要之恶。Y理论建立在人渴望并需要工作的基础之上。Z理论,把组织和个人义务融合到一起。一些观点如:终身就业、关心员工、非正式控制、协商决策、缓慢晋升、借助中层管理者的帮助实现公司上下信息的畅通流动、对企业的责任心、对质量的高度重视在日本的企业中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