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的思想和情绪只执著于事情的一个方面时,容易陷入担忧,恐惧,郁闷等低能量中,好像身边的任何一扇门都推不开,被挤在了一个小角落里出不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钻到牛角尖里去了。
生活有美食,有烟火,有玩乐,但也一定要有书籍,因为那样你可能会在能量低沉的时候,无意间打开一本触手可及的书,进而有了灵感,从牛角尖里出来。
出来后,看到,原来看世界的视角是多样化的,不要被眼前的一片树叶挡住了视线。人兜兜转转一圈,最后主要还是要安好自己的一颗心。
就如昨天随手翻开了曲黎敏老师的《生命沉思录》,看到上面有句话:“幸福,就是甘于平庸的感觉。甘于,就是在平庸中也能咂巴出甜蜜和幸福来,能随时随地享受“当下”的人,就是幸福。”
生活大体上是平淡的,浓烈的一般比较耗散精气神,而平淡则养生,所以要能经得住浓烈,也能甘于平淡,在过于懒散的时候知道要振作,在过于紧绷的时候要懂得放松,如此,生命便有了弹性的空间。
在每个当下,面对身边的人事物时,人时常会在利己和利他中徘徊,倘若找不到妥当的点,就会产生偏差进而惹出麻烦。
经过磨合之后,慢慢的地有了对利己与利他的不同领悟。当考虑利己时,人们或许会在意事情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不过不妨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看看这件事是否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德行,是否有助于克服自己性格上的盲区,是否有助于增强自己的实际能力,是否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等等。
而在考虑利他的时候,也意识到并非要让自我迷失掉去为他人考虑,亦不妨去想想自己对允诺的事情是否做到言而有信,是否踏实地量力而行,是否对结果无怨无悔,是否有换位思考,是否在助人之后不留于心等等。
当从狭小的空间出来,去感受到更高维度的能量时,发现我执的部分会减少很多,人的很多痛苦是来自于我执,虽然痛苦是有助于人成长的,但是有时候也会把人压垮,而靠近高能量的东西,让内心的小河变成汪洋,遇事则自然会处理地平顺些了。
在这个世界上,太阳拥有着巨大的能量,于是它按照自己的运行规则,东升西落,日复一日,不轻易改变。虽然人不是大大的太阳,但是可以是小小的太阳,用自己短暂的一生,哪怕发出一点对世界来说微不足道的小光芒。
如果人们能团结,那光芒兴许会更多些,从你踩我,我踩你的模式里出来,一起配合着完成更高的目标,或许都能看到不同的风景。
然而,前提是你要找到自己本身的光芒,而不要让自己像月亮那样,自身没有光,只借着他人的反射光。
同理,不要把自己该面对的痛苦完全寄托于他人来解决,因为那样,可能还会痛苦于他人不能帮忙解决,结果痛苦加倍,最后还得回来自己面对。
他人的话,有时候像一盏明灯暂时给照个亮,有时候也像空气中的尘埃,下一秒就被风吹走,生活还是自己的,要自己亲手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