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抓住孩子成长的“敏感期”阶段
【书籍】:《童年的秘密:揭开儿童成长奥秘的革命性观念》
【作者】:【意】玛利亚·蒙台梭利
【主要思想】:关注和抓住儿童的“敏感期”,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001 蒙台梭利的论点
在本书中,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只有在一个与他年龄相适合的环境中,他的心理生活才会自然地发展,并展现他内心的秘密。”
蒙台梭利还批评道:“一个儿童之所以不能正常地发育和成长,主要是因为受到了成年人的压抑,是社会赋予了成年人截然相反的使命:让他们有权决定儿童的教育和发展。”
书中,蒙台梭利重点提了一个比较革命性的概念——敏感期,并认为,只有抓住了每个孩子的“敏感期”,才有可能事半功倍地因材施教,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事倍功败!
002 敏感期
敏感期——指生物在其初期发育阶段所具有的一种特殊敏感性。
这个理论是荷兰科学家德弗利斯在研究动物(主要是昆虫)时发现的。它是一种灵光咋现的秉性,只会在某个特定的阶段,对应着特定的个体,在为了获得了某种特性的时候闪现。而且,一旦生物体获得了这种特性之后,这种敏感性就消失了。
举例:蝴蝶会在树干和树枝交叉处产卵,这些卵发育成幼虫出来以后,会自动地爬到不远处比较嫩的叶子或嫩芽那里啃食。为什么会这样?
德弗利斯在反复试验和观察之后,得出这是由于幼虫趋光性的作用,是由于幼虫对光线的敏感,才驱使它爬向比较容易啃食的嫩叶和嫩芽。
几天以后,幼虫长大了,强壮了,这个时候它们已经可以爬到比较远的地方吃更多更肥美多汁的树叶,而他们对于光线的敏感性,就消失了。
蒙台梭利等教育学家们注意到了这个生物学的概念,把它运用到对儿童成长的观察上,发现“敏感期”也同样也适用于儿童,并指出:
“儿童拥有一种生机勃勃的本能。这种本能能使儿童做出惊人之举。如果这种本能遭到了破坏,就意味着儿童将会软弱和缺乏活力。成人对这些不同的状态没有直接的影响。但是,如果儿童在其敏感期没有按照他的敏感性的指令行事,他将永远丧失这种天赋的力量”。
我个人认为这是蒙台梭利对于教育学界最大的成就之一。虽然她在本书中,并没有提出太多的、具体的,能针对目前儿童教育问题具有实质性指导意义的具体方法。
但是这个“敏感期”的理念,影响了她后面很多的教育工作者。这些教育家们前赴后继,进一步完善了“敏感期”的理论,提出了很多很具体可行的建议,后面我将再读孙瑞雪的《捕捉儿童成长期》,具体地学习这个理论。
004 成年人的警示
在本书中,蒙台梭利一如既往地用了很大的篇幅批评在当时普遍流行的教育模式以及这些模式中存在的误区和缺陷。遗憾的是,一百年后看蒙老奶奶的告诫,依然在起着作用:
— 成人应该理解儿童的需要,尽量提供一个适合他们的成长环境,是他们得到满足,才能真正地开辟教育的新纪元。
—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一个理性的人通过理性支配自己的行动,而不是反过来,让自己的行动有着自己的感官刺激而本能地行动,简单地说,就是能够自己控制自己。
——儿童也有自己的心理生活,这种心理的表现很微妙,无法引起注意,成年人可能会无意识地破坏儿童的活动方式。
— 当儿童被安置在一个能使他们以正常的生活方式和自由地活动的环境中时,他们的许多疾病和病态就会像许多道德缺陷一样自动消失。(这段话反过来可以这样理解:现在很多的疾病、病态、心理上的缺陷是和自己的成长环境息息相关的。而这种环境会让人失去保护和确立自己处于健康状态的敏感性,于是会导致自己的心理进一步偏离正轨)。
004 我个人的理解
这几天微信公众号流行者着一个视频段子,段子中家长喊话:“我就是退出家长群怎么了!”
我看到很多公号的首先表达了一个共同点:这位家长很“勇敢”,道出了很多家长想说又不敢说的心里话,因此得到了很多家长的“共鸣”。
然后文章中讲了一堆现代的家长,如何辛苦,如何不容易,如何再繁重的工作之外,还要兼顾繁重的照看儿童写作业,如何不堪重负……
作为公正,文章也会站在老师的一方,讲了很多老师也不容易,希望大家能一起配合的道理。
还举了一些很佛性的家长,诸如用“你就把他当流浪者”这样来怼老师的家长。一个典型公开表露自己就不加家长群的名人——汪涵……
最后总结道: 老师们,家长们,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简单地说:请大家遵守群规!
以上观点,各有所长,全部学习。
这里也可以从蒙台梭利“敏感期”这一个角度,探讨一下不同的看法。
如果你把老师的微信提醒,剔除其中情绪的部分,剔除自己主观揣测的部分,单单看老师提出的问题,提出的建议。你就能看出,老师,实际上是在用一个观察者的身份,提醒家长注意,孩子现在可能处于某一个“敏感期”。
比如老师指出孩子上课不听讲,指出作业不认真,指出学习态度不端正,事实上就是指出孩子,在现在具体的这一个时间段,存在着一个具体的敏感期问题。
而家长你要做的,第一是重视起来(因为你很可能回忽视);第二是通过认真观察与思考,找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改变一些不利于孩子的环境或者因素,帮助孩子顺利地渡过这个“敏感期”,纠正他的一些问题,满足健康成长的真正需要。
因为一旦错过了这个敏感期,有可能会失去一个事半功倍的解决问题的时机,更有可能会为下一个敏感期埋下更大的隐患。
我记得《捕捉儿童成长期》曾经说过:儿童处理好的“敏感期”,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会随着家长强制的“压制”而简单地消失,反而它会隐蔽起来,在下一个“敏感期”,用一种更加激烈,甚至你根本意想不到的形式爆发。有时候,甚至会失控!
所以我觉得,从这个理性的角度来看,这位家长的这个举动,失去了一个“通过理性,正确支配着自己行动,正确引导和教育孩子”的机会。
即便是汪涵,也许他自己不进家长群,但可以通过和老师私聊,或者通过杨乐乐看家长群的消息。假如,他也打算对于老师的任何信息采取漠不关心,我行我素的态度,他也将会失去这样一个通过“老师的观察”这个视角获得帮助自己孩子渡过“敏感期”的机会。
他孩子的敏感期,不会因为他是名人而有任何的特殊性。正如新冠,不会因为是懂王,是发达国家,而有任何特殊性一样。
敏感期,是客观规律。
005 总结
最后,再一次阐述蒙台梭利最核心的话作为总结:
儿童是神秘和强有力的,并且他们中隐藏着人性的秘密。只要儿童不能按照自然的规律发展并且受到了心理偏离的折磨,他就会永远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