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初看,甚是不解,反和弱成为道的表达形式。从自然之理来讲,处处都是反和弱,世界应该是多么混乱不堪。老子这么描述和表达,必然是有其深刻的含义。中国的文字是最美的表达符号,可谓一字一太极。每个字都有很多不同的含义。
反,可以是相反,也可以是转折的含义。物极必反,物壮则老。每到一个极端,就会出现转折的形态,量变必然出现质变的趋势。反的出现,也就意味着“道”的规律性中转折的部分已经启动。这个转折为何是规律性的一部分呢?这就要回到《道德经》一直用自然现象来做论述表达上来。我们的生活,每天都是在重复昨天的故事,只是每天都过的不太一样。太阳每天都是从东边升起,同样也是每天从西边落下,细心的人会发现,每天日出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日落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太阳的从无到有,是一次转折,从有到无,又是一次转折。因为这样的转折,我们的生活也会对应的做出调整。这就说明转折是对我们有影响的,我们也在适应这样的影响,并且找到对应的方式。这样的情况,大体上是循环往复的。
这样的反,也就是“道”运动的体现。易经的泰卦中有这样的描述: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所有的变化都是平衡的,也是循环的。这种变化是永远存在的,无所谓好坏、吉凶。这是必然的规律。这样的“反”的出现,也在表达事物出现变化的“机”的出现。我们常说的机会、机缘,也就是指的这个。君子见机而动,择机而行。
老子紧接着,又强调了“弱”。同时也说明这个“弱”的重要性,那就是“用”。通俗的讲,这个用,有作用的含义。我们一定要明白,老子也是人,他讲的话,也要从人文的角度来思考。不能脱离这个实际。一个新的事物,新的变化出现,我们会看,这种变化对我而言有什么意义,有没有价值,有没有影响。我们的文化中,还有这么一句话: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智慧的人,就能从这种变化中,发现其作用。这种人,就有先知先觉的天赋。比其他人看的远,看的清。往往日后都是有成就之人。
事物之所以会反,一般都是到了一个极端,物极必反而来。同时新的事物出现,往往也是极弱的。这些也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对应的现象。比如易经中的第三卦《屯》,描述的就是一幅植物破土而出的极为艰难的生存状态。人的生命周期也是同样的情形。一个新的生命的诞生,都是柔弱之象。从怀孕开始,母亲的衣食起居都在发生变化,川渝地区生活习惯吃麻辣这种刺激性的口味,也会因为孕育下一代而要调整。婴儿出生以后,处处需要照顾,可谓真柔弱。但谁又能否定,新的生命日后的作用呢,不同时期的伟人都是从柔弱的婴儿开始的。这是从无到有的弱。
人从壮年开始衰老,也是一样的情形,这是从有到无的弱。事事都在体现着这样的规律。
当然,也可以延伸来理解。道之用,弱也,道之动,反也。作用都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道的每次变化,都是从转折开始。
老子也怕后学之人不能明白,后面特别加上,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句实际上就是八卦的产生过程。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无极和太极是永远运动变化的。只有这种运动,才会有后来的变化。
从历史来讲,每一次的政权更迭,都是从前一个政权的衰弱开始的,新的政权在开始阶段,往往也是积贫积弱的状态,这些都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体现。
从行业的变革来看,几次工业革命,也是前一个弱了,才给了新的方式机会。
从数术的预测来讲,也是同样的道理。预测一个事物的走向和趋势,看的还是事物本身的强弱。它的强弱从哪里来呢?很简单,就看流年太岁和月令对它的态度。从这个点上,就能知道未来它的发展状态。这与现实生活也是一样的。一个行业能不能有好的发展,是要看政策是否扶持(天时),对应的技术科技是否支持(地理),对应的人才储备是否跟得上(人和)。这几点综合一下,就能很清晰的看到以后的趋势。数术没有那么神秘,所用之理,皆是自然之理,生活之理,人文之理。这些理,实际也是“道”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