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一下:你的项目好不好做?产品好不好卖?
如果不好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项目本身不好或者产品质量问题?还是没有流量?还是竞争太激烈?或者自己做的方式不对?
看起来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是根源到底是什么?换个角度或许能清晰明了一些,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只有一个根源:客户的感觉。
记住是客户的感觉,而不是我感觉,所以为什么很多人觉得自己的产品这么好,总跟客户说我的产品如何如何我的项目如何如何,客户就是不买单,原因就是我感觉好不等于客户感觉好,这中间的距离才是我们真正要做的事。
所有没有合作,没有成交都是因为客户的感觉不好,这个感觉汇集了你的项目、产品、你的人,当然也包括其他的很多因素,比如价格,自身需求等,这些因素都是一个载体,客户购买的实际上只是一种感觉。
感觉好=成交/合作,反之感觉不好就不可能成交
需求力和阻碍力
那么如何让客户“感觉好”呢?
我们的任何感觉,任何行动,都由两个力组成:需求力和阻碍力
这不光是在商业行为中体现,生活中方方面面都是如此,比如,我今天是否要去爬山?决定我是否去爬山有很多因素,这些因素全部可以分到这两大类里面。
天气好、能锻炼身体、有好朋友陪伴就是需求力
最近脚不舒服、这个山太远了、还有工作没完成等等就是阻碍力
只要需求力大于阻碍力,我就会去爬山,反之我就会选择呆在家里。
做项目、卖产品更是如此,没成交一定是我们提供的需求力不高,而阻碍力没减少。
所以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力是哪些,阻碍力又有哪些?
需求力可以分为物质的需求和精神的需求,这个项目能不能赚钱,这个产品是否有效,这是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则是这个东西能否给我带来成长,能不能让我进入更高的圈子等等。
而阻碍力主要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或者说对未知的恐惧,你说产品好项目好,但是当下,我无法得知到底怎么样,至于未来,我不确定,甚至担忧很可能没有你说的那么好。这就是主要的阻碍力,价格高并不是核心,如果能确认效果如预期一样,一般情况下价格是绝可以接受的。
阻碍力的另一个方面来自于自身的懒惰和不自信,很多时候,客户不买单是因为感觉自己做不好,自己做不到。
提高需求力,减少阻碍力的一个关键就是我们自己,也就是经常所说的个人品牌,同样的产品不同的人卖效果可能截然不同,我们的状态,我们的结果,可以直接跨过各种因素,影响客户的感觉,而这正是成交的关键
继续思考:你的产品/项目的需求力有多大?阻碍力有多小?
你能不能放大这些需求力,减少这些阻碍力?
落地方法:
1.以产品为例,同样的产品,我们能不能叠加一些价值,比如附加的课程干货,免费答疑,圈子社群等等,从而提高需求力?列出10个附加价值,看看自己能加上哪些。
2.我们能不能给与一些案例,交付一些结果来减少阻碍力?问一问自己这些价值卖这个价格,自己觉得值不值?如果感觉高价值低价格,那就证明阻碍力减少了很多。
3.用文案、音频或者短视频等形式,整理好自己产品的高需求力和低阻碍力,形成前端爆品引流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