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薛珍蕾 八(7)班
从吃为裹腹,到吃讲营养,再到吃论养生,餐桌上的变化、舌尖上的风云,飘逸着改革的丰收硕果对味蕾的眷顾。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第一大事。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以前的时候,能吃饱肚子是最奢侈的事。为了欺骗肚皮,凡是能吃下肚子充当“填充物”的东西——米糠、野菜,甚至树皮、草根,都出现在三餐改成两餐的伙食中。
一声惊雷,始于小岗村的“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18个红手印的力量气贯长虹,让中国广大农民看到了希望。还是那块土地,粮食产量迅疾般增加了许多,挨饿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还记得,那年我家口粮地水稻大丰收,稻子收割的当天,母亲特地加工了几斤米,全家人围着香喷喷的大米饭吃着笑着,我一连吃了三大碗,撑得肚皮鼓鼓的。
一个明显的标志是,粮食多了,可以进农贸市场交易。接下来,国家取消了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中国粮食市场更加开放。反映在餐桌上的变化则是粗粮变细粮。细粮不仅易消化易吸收,口感也好,但人们吃的淀粉类粮食却变少了,餐桌上的肉类食品却多起来。而随着反季节蔬菜上市,春夏秋冬的时令蔬菜琳琅满目,一日三餐,都像过年一样丰盛。
改革让人们富起来,腰包鼓起来,收入多了,嘴巴也吃“刁”起来,讲究吃得营养成了时尚,人们开始讲究荤素搭配、合理膳食,特别是回归自然,以前的“主食”——野菜、杂粮成了新宠,乡下人去城里走亲戚,带上几斤赤豆、绿豆、玉米粉、大麦糁子,是很受欢迎的礼物。再后来,中老年人注重听养生讲座,做饭时按菜谱下单,食材讲究绿色环保,绞尽脑汁去除蔬菜农药残留,还专挑什么“蔬菜之王”、富含某种维生素的蔬菜。总之,一切围绕养生保健,饮食正成为人们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再高级点的变化,就是吃饭成为一种社会交际,吃饭成为礼尚往来、人情交流的重要形式,呼朋唤友去饭店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而每逢家庭聚餐,有时候也懒得亲自下厨,几代同堂去饭店赴宴,吃完刷卡买单走人,一路笑声、其乐融融。用我夫人的话说,“现在说吃饭也不是只图‘吃’,主要是可以与亲朋坐到一起,相互交流、联络感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餐桌上的变化就像是一部“电视连续剧”,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从旧时代饥肠辘辘的人们,到味蕾挑剔,再到健康饮食,体现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所释放的强大力量。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增加了,社会也更好更快地发展进步了,还有什么比吃得饱、吃得营养、吃得幸福更重要呢?
在以前,没有吃的穷人家的孩子有只能活活饿死在街头;如今社会的变化,我们在餐桌上也都能享受到美味的食物;还有在80年代末,“洋快餐”第一次走进国门。三块钱一对炸鸡翅,八毛钱一杯土豆泥,这在当时还算是“奢侈品”。如今的挪威三文鱼、澳洲和牛、智利车厘子,世界各地的美食,已经走入了寻常百姓家。
40年,老百姓的生活从全面短缺到日渐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