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固执的坚信没有问题是方法论解决不了的,如果一个方法论解决不了问题,那就用两个,两个不行那就三个。如果三个月前有人把《零秒思考》这本方法论书放在我面前,我一定欣喜若狂、如获至宝。但今天,我会认真的审视这本书,它说的对吗?它适合我吗?
很多人觉得思考的终极目标就是“零秒思考”,无论什么事都能迅速做出反馈是一件特别厉害的技能。但盲目推崇“零秒思考”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我分享一个血与泪的故事给大家。有段时间我特别痛苦,跟人沟通特别不畅快。当我决定为此做出改变,并思考0.01秒之后。我认为是自己的逻辑能力出了问题,便开始学习不同的方法做训练,比如MECE、高效提问、结构力思考(本质跟MECE差不多)等。这么做了一个月,同事们还是觉得我很难沟通,答非所问。我开始反思和复盘,一段高效对话的基础是什么?如果问题不是出在我身上,如果逻辑能力不是症结,那问题到底在哪里?这个反思的过程花费的时间远大于0.01s。最终,解决方案很简单,我只需要在对方表述完后问一句“你的意思是不是XXX”。是的,我们只是天真的以为对方已经正确理解了自己说话的前提。
虽然我认为“零秒思考”的适用性有待考证,但我们仍然可以用它来梳理自己的思路,锻炼自己对一些常规事情的反应能力。所以,方法论很多,本身没有对错。要看怎么去用,如何实践。不过,切忌盲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