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镜小书生
如果悟道无论何种工作,做好了、做细致了都艰难,就不容易换行业了,也许也不容易换工作了。
有想法,找思路,做细节,提审美,抠细节,出精品,是每行业,每工种,必经之路。条条大道通罗马,说的就是开始看似不同,最后大同。
在哪里,做什么,只要努力和专心,还有坚持,才有可能出成绩。譬如日更写作,坚持记录到精彩,需要经过这几个步骤。
01 爱写作
有一颗爱好写作的心,敬畏和尊重写作。认真对待每一个提笔留于纸上的字,坚信这些字能形成思想,能梳理个人人生,改变个人状态,是哺育思想最好食粮。
把写作融入生活,就像吃饭,一日三餐,缺不得。
无论写得好坏,都需动笔。特别是生活重压之下,更要顶住压力,提笔写起来。能抵住压力行动,这不单是锻炼到写作,同时锻炼了一个人如何面对压力。拥有抗压力,就拥有了做任何事成功的必要条件。
先完成,再完美。特别是刚开始写作时候,没有必要追求完美。能写,写得勤,写得多,打下坚实基础,是目标。
什么都没有的时候,通过字数数量增多,给予自己写作上信心,同样有必要。
开始写的时候,想到什么,能看见什么,能写什么,就写什么。用大白话能说明的话题,千万不要查字典用文言文写出来。这样不单耗完精力,可能还产生虚高期盼,一旦有落差,爱好变成讨厌,笔再也提不动。
初期爱好写作,就不要爬高山,从小山开始练习爬山术,既锻炼了技能也增强了自信。
02 心敏捷
具备捕捉素材能力,捕捉能力越强,撰文能力越强。初学写作者,最常提到一个话题,是写一段时间,变得无话可写。感觉素材没有了,感觉也没有了。
写作要求作者具备丰富地情感,敏捷地思维捕捉一丝丝闪过的思想火光,再通过火光挖掘出一片火海。
每一次看见有感觉的东西,都提问几个为什么,多观察细节,捕捉一些能解开大众想知道又无法回答的问题。如果回答了这些问题,自然得到读者的喜爱。
记得当时正是四六级考试期间,有次向校报投了一篇稿子,文章大意写的是如何合理安排学习考四六级?很快通过并发表于那期校报。
能迅速通过稿子,除了文笔尚可,更重要原因当时正是学子们迫切需要一篇这样的文章。投稿时机很合适,能投中稿,与其说有能力,倒不如是捕捉素材能力强悍。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更容易得到认可。
03 素材库
建立一座强大素材库,就等于为写作道路建立永不枯竭的源泉。
强大的编辑都会教一招,建立与内容相关分门别类的素材库。
譬如打算写一篇爱情小说。素材库分类可以有:主角服饰收集,主角外形收集,主角性格收集,主角语气收集,主角情感细节收集,主角产生情感增温收集,主角身世背景收集,周围街景收集,配角与主角关系梳理收集,推导故事情节收集,等等。
拥有了这样一座强悍而细腻的素材库,这部小说,写起来自然是随手拈来,真实生动。
04 联想力
丰富联想力,才能成就一本书。古语皆云,无巧不成书。
有人看见白鹅水里嬉闹洗澡,就能编出风靡全球芭蕾《七小天鹅》舞蹈。
古时扁鹊看见深林里走地禽兽,天上飞鸟,就能编出强身健体的五擒戏。
特别是服饰上花纹条理,更是设计师们通过观察周围图案走向,形成新花纹印在衣服上,形成一件件华服美裳。
联想无处不在,在于留心,在于多想,在于琢磨,在于投入。
如果手头正在写一本书,走路时候看见一朵花,我可能会想用在女主角的鬓角边,成为点缀面容描述的一抹亮色。这朵花我是见过并细腻观察,写的时候,自然真实。虚实结合,自然描述,联想衔接自然段位。
05 喜读书
读书是写作前传,前传写得好,才会有正篇。
想积累厚重文学素养,不能随意读书。最好找名家或真正读书人要一份读书名单,按书单读书。
读大块头书,勤快记录书里产生感触的文字,读到金句融会贯通用在平时写作练笔中,做到读书活用。
最好对有感触的文字,能背诵,勤琢磨,真正成为自己平常用语,成为个人文化骨血精髓。
学以致用,是检验读书是否用心的唯一标准。
06 勤摘抄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番薯。读书不做笔头录,读书过后转头忘。勤快摘抄、记录,才能更好运用。
摘抄怎么抄录才好?粗略通读全文后,做思维导图,出框架,把握本书整体结构。这个基础上,在琢磨细节,摘取金句,获取内涵思想,收获精髓。
07 懂运用
摘抄不是最终,灵活运用才是根本。怎么用呢?
最近几年,爆款的几部电视剧的名场面,是不是似曾相识?在细细琢磨,这些桥段不就是曾经武侠小说里出现过的名场面吗?
譬如无心法师里岳绮罗以一个小乞丐形象出现在街头偶遇张显宗,非常类似黄蓉遇见郭靖的桥段,特别是岳绮罗小乞丐形象露脸一刻,仿佛看见了另一个黄蓉。
你能说是抄袭吗?不,这是融会贯通,出神入化的运用。
用好了,出现了另一个让人无法忘怀的岳绮罗。
08 有金句
金句是一篇文章的眼睛,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狠抓眼球。
年少读课本,已经过去这么多年,还能清楚记得,鲁迅先生描述祥林嫂外形,细脚伶仃的圆规。
这是一句非常经典描述人物外形的金句。伶仃既能提醒主角形象孤苦伶仃,圆规又能准确表达主角有着尖锐扎人戾气。活脱脱看见了一个旧社会里略带生机到自救无门了无生机的小妇人,被这吃人旧社会压倒了。
金句可以自创,也需要多吸收前辈们智慧,强加学习。
09 勤打磨
精品的东西,无一不是经过千锤百炼打磨出来的。
笛子之所以成为笛子而不是晾衣杆,是它经历住了曾经千锤百孔的敲打。百炼才能成钢,玉不雕不成器。文章不打磨,同样成不了精品。
打磨过程,都接触和吸收新能量和知识,用在打磨细节上面。焕发更生动,真实的场景,和新奇故事。
10 日日更
日日更文不是无聊的一件事情,也不是浪费时间的一件事情。它是有宏大意义的。
作为一个读书人,或者说作为一个爱好读书的人,天天读书写作,不是很正常的吗?难道还想两天晒网,三天打鱼?如果热爱,如何忍受?
热爱了,日日更,从来就不是一件痛苦事情,也是一件如吃饭一样自然事情。
饭吃多了,自然长高。读书写作长了,自然文笔锋利,表达恰当。
日日更还是一件修定力的利器。日更做好了,定力同样修炼到家。
日日更不是一个人成才的法宝,也不是一个能让人暴富的手段,得不到每个人的喜欢,很正常。
日日更,吸引来的,自然是有缘人。
从日更写作里提炼出可迁移的能力,无论在哪个行业,哪种工种,专心,投入,学习与吸收,再运用,抠细节,出精品,就能做到极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