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用我的有限生命时间,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使无限人受惠的事情——做真正的教育。——题记
师父常对我们讲,如果你想活着做出一些成绩死后留下一丝痕迹,那请你就不要再磨叽!
感恩在我刚踏出校门怀揣着雄心壮志想要创造出一番天地却跌到了谷底的时候遇到了师父——大兵笑长。他的每天身体力行,他的时时刻刻在学习奋进的精神激励着我,牵引着我前行,这是我自觉地收起那满腹子的傲气,静下心来慢慢耕耘属于自己的梦想田地。
是什么力量会使大兵笑长三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自己的梦想呢?因为他三十年是如一日地坚持着使用语文,这一工具,这一可以实现任何人梦想的工具!
过去总听见“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那现在请你认真听好,“得语文者的天下,语文没学好,寸步走不了。”会有伙伴说了,你这是谬论,不切实际!其实这一观点还是有前提的。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内容丰富,知识广博,引人入胜。作为中国人,我们应把学习语文是一种兴趣。可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不少语文考试的题目偏、难、怪,课堂上讲授的语文知识过多过深,这样使不少学生畏缩不前,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其实,我国的汉语是“世界上最精美的语言之一”,作为母语的学习,每个学生都应该也能够获得成功。“兴趣是学习的主动力”。兴趣可以是自行产生的,也可以是后天培养的。
作为中国人,学习语文,也应成为一种责任。
确实,在社会生活中,英语学习与考核被提到“过重要”的地位。中小学生的过多压力,英语给来的不着少数,新东方,英孚各英语补习班……我们不排斥学英语,但更要学好自己的母语――汉语。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要掌握和提高现代语文的运用能力。
有了兴趣和责任,你便有学好语文的先决条件,然后我们来谈谈学好语文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养成听说读讲写思的语文能力,能力的形成是必须经过学习积累训练的。养成以下五大习惯,想必可以使你受用终身。
学好语文,先要会读。
1.泛读的习惯――学习兴趣追求。
泛读,就是广泛阅读的习惯,有人戏称为“随手翻翻”。
随手翻翻,所翻的书宜杂。这样有助于开拓视野。或许在你不经意中,你喜欢上某一本书,喜欢上某一类刊物,从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追求。高中时代我就痴迷于《创新作文》、《语文月刊》,《读者》等杂志。《读者》里每一期的扉页上都有“读者的话”,天南海北的读者在谈到自己喜爱的《读者》时,常提到是在“随便翻翻”中喜欢上的,这的确是经验之谈。
2.精读的习惯――咀嚼文章精华。
精读,是指认认真真切切实实地读一本书。准确地说,每一本书都是作者的心血结晶。赵普“半部《论语》”就“治”了“天下”。浩瀚书海中,真正值得精读的书亦不在少数。精读,就要多读几遍,烂熟于心。一篇文章读一遍,虽能读出大概,但还会有不少遗漏之处,如果多读几遍,就能咀嚼出更多的东西。对一篇文章、一本书的精华部分,一定要细读,反复读。文章的开头、结尾及中间,都有关键句,也要字斟句酌,细细品读,不但要读出字面意思,还要读出其中的深刻含义。不仅要读懂本段的意思,还要联系全文,进而由此及彼,展开联想、比照,深入领会,整体感悟。
3.背书的习惯――打下文学功底。
中小学时代,是人记忆力的黄金时期。如果能在此期间背诵上百篇优秀的古文、现代文,就为自己打下了扎实的文学功底。
背古文,背诗词,可以不求甚解,但字音要读准。
背现代文,要抓重点语句,但不宜过长。背书要有要求,比如每日两首诗词。背诵要与默写相结合,做到既能背又能默。背诵要充分利用假日,这样日积月累,一定能出口成章。验证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的述说了!
4.读报刊的习惯――提高写作能力。
作为当代的学生,要养成读报刊的好习惯。这是因为报刊上不乏新思想、新观点,传递时代的信息,启发你的思路。报刊上还有许多优秀作品,对同学们提高写作能力很有帮助。《意林》《中学生博览》以及前面提到的刊物都属于不错的读物!
5.查找工具书的习惯――终身受用。
工具书,是学习语文的工具。工具书,不仅在中学阶段有用,而且在今后的大学时期,甚至走上工作岗位后都有用。
中学生应备的工具书有:
①《现代汉语词典》,②《古代汉语词典》,③《中国成语大辞典》,④《唐诗鉴赏辞典》⑤《宋诗鉴赏辞典》,⑥《唐宋词鉴赏辞典》,⑦《古文鉴赏辞典》。
使用工具书前,要先读懂“凡例”、“说明”及“序”。(不多伙伴有这个习惯吧?不妨试用)
听说读写讲思——读。
力图将继续说 《如何喜欢语文》
敬请您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