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好就不做了么?

按照既定计划,儿子今天要和我一起到江西出差,算作儿子的暑期工作,我支付他相应的工资。谁知道在临走前半小时,儿子突然情绪崩溃,发火说他不打算和我出差了。说实话当时的我一下子火冒三丈,恨不得把他拎起来揍一顿,但是这么多年的培训师训练,还是让我用三秒时间平息下怒气,选择了和他沟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因为我知道,任何一个人有非正常的行为背后一定是因为在他身上发生了非正常的事情。

儿子用满腹委屈的语调说,我担心做不好这份工作,因为上次跟你一起出差,你把我骂得那么狠,我都没有信心做好这份工作啦。

我反思了一下在上一次儿子陪我出差时,的确因为他是第一次跟课程,有很多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所以在课程结束后我把他痛批了一顿,我马上给儿子道歉说:上次妈妈的说法的确太重了,没有考虑到你是第一次做助教,而且也是因为妈妈没有提前和你沟通好要做的事情导致的。这次出差,我会提前把要求明确告诉你,而且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妈妈会语气温和的告诉你。

儿子听到我的道歉后,情绪已经有所平复,我于是问儿子:“难道你这件事情没做好,以后就再也不要做这件事情了么?”

儿子马上就摇摇头说:“不是的。”

我知道这是给儿子来讲解我认为最重要的思维模式“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好机会了。

我给儿子讲,如果一个人因为一件事情做不好而不去做,那这个人永远就做不好这件事情,如果人类因为做不好事情就放弃的话,估计到现在人类还在树上挠痒痒,不至于进化到现在了。

我现身说法开始给儿子讲三年前学画简笔画的经历,我提醒儿子让他回忆下三年前他是怎么评价我的画的?儿子说,当时妈妈画得好丑。

我告诉儿子,如果当时妈妈觉得自己画得很丑就不再画画的话,那么一直到现在画画还是很丑,每当我想要画画的时候就不好意思画,也就是说我要在未来很多年继续承受被你和其他人诟病画画很丑。然而,经过这三年我的不懈努力,虽然画画还是没有达到专业水准,然而最起码是有了很大的进步,不至于被你和其他人诟病很丑了。

我又引导儿子回忆他自己,因为没有上过幼小衔接,所以一年级刚开学的时候过得非常艰难,总是因为学不会听不懂而在家痛哭流涕,然而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成绩越来越好,自己也变得越来越有信心了,我提示儿子说,如果当初因为觉得学习太难就不去努力的话,那么永远都会觉得学习很难。

儿子听到这里,情绪已经完全平复,我问他:现在你还愿意接受挑战陪妈妈出差么?

儿子坚定的点点头,并且立刻收拾好自己的行李。

这是儿子帮我拖着行李箱,因为我已经告诉他,这是他的工作之一。


这是儿子在帮我画课程海报,因为这也是他的工作之一,话说这张海报他画了4幅图才成功。


在路上,我还在和儿子用各种方法让他明白,一个人要用于面对挑战,拥有成长型思维,这才能让自己不断成长。

其实在讲给儿子的同时,也是在说给自己听,也希望自己能永葆成长型思维模式,不惧挑战,让自己的生命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放弃可能性。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认为,所有的事情都离不开个人努力,这个世界上充满了那些帮助我们学习、成长的有趣挑战。

和成长型思维模式对应的是固定型思维模式,这些人认为,自己的智力和能力被决定了,不会变化,而别人的评价就是给自己下结论。所以他们极度在意外界评价,重要的不是事情本身的乐趣,而是我要获得正面评价。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固定型思维模式,这也就可以解读为什么很多陈年人在离开学校后就很难再学会新的技能。

研究出“固定型思维模式”与“成长型思维模式”这两种思维模式之间的区别的人是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教授,因为他的卓越贡献,所以获得了“一丹奖”。“一丹奖”创办人是腾讯的联合创始人陈一丹,请注意,这个奖项虽然只针对教育,但是它的奖金却比诺贝尔奖高出好几倍。奖金有三千万港元,外加一枚纯金奖牌,这金额几乎是诺贝尔奖的三倍半。

德韦克教授先用测评把学生分成了“成长型”和“固定型”两类,然后观察他们在面对挑战时的真实反应。

在香港大学,老师上课都是用英语的,但有些学生入学的时候英语并不流利,所以他们理应尽快提高英语水平。德韦克教授调查了两类学生们参加“英语提高课程”的意愿,统计显示: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学生非常踊跃,而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学生却反应不积极。

为什么呢?因为固定型思维的学生不想暴露自己的不足。为了在短时间内看上去聪明,他们宁可拿自己的前程去冒险。你可以想一下,身边是不是有很多这样“怕犯错的聪明人”?

那怎么才能培养成长型思维的人呢?

德韦克教授和其他团队合作开发了一款“奖励过程”的游戏。 学生们每一步的努力、策略和进步都会受到奖励。而不会像应试教育那样,只奖励结果,只有高分才算成功。

随着游戏的深入,孩子们想出更多的策略,当遇到特别难的问题时,他们也展现了更为持久的韧劲。

德韦克教授有很多成功案例,美国纽约州有个地区,四年级教学水平远远落后。采用了成长型思维的方法之后,只用了一年,学生数学成绩就升到纽约州第一名,这就是成长型思维带来的变化。

根据德韦克教授“奖励过程”游戏的启发,我打算优化对待儿子的模式,我也要更多的采用奖励过程这种方式,让儿子真正享受挑战带来的乐趣。

明天早上,我就要奖励儿子画了四遍海报这个行为,让他在未来遇到挑战时更多点韧劲。

做得不好就不做了么?不,正是因为做得不好所以才要继续做下去,这样才有可能变得更好。

让我们都永葆成长型思维模式,让我们的生命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雨夹雪 是夹心的棉花糖 夹心太甜化了棉花 雪花 不能捧在手心里 也不能把她关在温室 爱得炙热她就化了 雪景 是大地...
    阅乐ing阅读 124评论 0 1
  • 文/晴天过后上一章 目录 时光冉冉,岁月蹉跎,转眼之间雨娴已经小学五年级了,期间,虽然一直和黎志轩有书...
    晴天过后阅读 1,299评论 7 17
  • 经常生活在孩子中间 我发现孩子与成人内心迥然不同 如果拿水来比 孩子的世界是清水 而成人的世界则是浊水 如果拿荔枝...
    旖旎i阅读 421评论 2 16
  • 看了一篇文章,介绍怎么用公众号去赚钱,看完以后我感觉血脉偾张,激情满满。这件事真可以好好考虑一下,看看应该怎么做。...
    傻小子阅读 10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