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蠡口中学讲一个小时《苏东坡与苏州》,初一初二年级的四个优秀班级的学生,在提前预习之后有备而听,效果相当好。
原准备讲两个半小时的PPT ,被我提前删掉了十几张,此时发现,精简以后更加思路清晰、言简意赅。
所以,以后讲课真的不能贪多,许多事情点到即可,不用啰嗦。
讲好课的关键是多读书,最近读了一本刘墨的《苏东坡的朋友圈》,妙趣横生。又重读了一遍林语堂《苏东坡传》和李一冰的《苏东坡传》,虽然不同意他们很多观点,因为书中引用了许多古籍原文,比如1101年六月初苏轼收到的章惇来信原文,六月十四日苏轼的回信,很多感慨,要知道七月二十八日苏轼就去世了。
本周五要讲一场《俞平伯的诗书人生》,所以回家立即读俞平伯的《红楼梦辨》,这一遍我是朗读的,正好交“每天读一点苏州古籍”的作业,虽然规定每天读10分钟就可以打卡,但是我以身作则,每天顶格打卡,录音90分钟,总用时在2小时以上。
90分钟读了48页,全书240页,五天可以读完,而且朗读的效果比默读好得多。
渔樵耕读的苏州人家,自家地里的菜,家长亲手钓的鱼,菜粥菜饭烂糊面,热乎乎地轮流端上餐桌,一边喝粥一边读书,幸福生活!
冬天苏州人的餐桌上,每天都必须有矮脚苏州青,意外发现今年种的香青菜好吃得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