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长留言:
我女儿4岁了,特别爱发脾气,她爱吃冰激淋,规定每周最多吃两次,可是最近感冒不能吃,她吵着要吃,不给就大哭大闹,满地打滚;积木总是搭不起来,也会生气地把积木扔在地上......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小的孩子,脾气那么大?随谁了?
其实,孩子发脾气是一种本能。
美国著名神经科学家保罗·麦克莱恩发现,大脑由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三层结构包裹组成。幼年时期孩子的大脑被“本能脑”和“情绪脑”主宰,因此情绪自控力差,容易哭闹撒泼,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而主动调节自己的情绪则是一种能力,对极端情绪的调节,才能显示出一个人的情商。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后天培养的。
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正是他的情绪走到极端的时候,这恰恰是培养他情商最好的机会。
哈佛大学讲师、耶鲁大学心理学博士Susan David曾经提出:“一个人的情绪有一个非常大的决定因素,即情绪敏感力,而取决情绪敏感力高低的因素,主要看小时候他释放情感时,父母对他的态度。”
也就是说,孩子发脾气时,父母怎么处理,直接影响到孩子情商的高低。
孩子发脾气,家长该怎么处理?
接纳
儿童心理学家黛博拉·麦克纳说:“让孩子将脾气发完,发脾气本身是无害的,阻止发脾气才是。”
所以,不要阻止孩子发脾气,请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情绪。
当然,接纳孩子的情绪,不代表要接纳行为。
比如,孩子可以很想吃冰激淋,也可以因为吃不到很不开心、烦躁,但是行为上还是不能吃。
教孩子认知和表达情绪
家庭教育解决方案专家李庆老师指出,情绪分很多种,但是小孩子是分不清的,什么是嫉妒,什么是委屈,什么是愤怒,当你问他们为什么不高兴,往往是说不出来的,这是需要靠大人来教的,就好像认字一样。
那什么才是教授的最好的时机呢?当然是孩子情绪正在发生的时候。
比如当孩子害怕的时候,我们可以说:宝贝,妈妈知道你现在非常害怕。这就是给情绪命名,孩子就会知道,这种情绪就叫做害怕。
当孩子的语言表达增强了,情绪的表达就多了一个通道。
发脾气是一种本能反应,正确表达情绪是一种能力。
家长要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
比如孩子发脾气,家长可以提醒孩子“说出你的感受”。
还可以做示范,让孩子知道一些情绪语言:“我很生气”、“我有点不高兴”、“我要发脾气了”……
让孩子感受到爱
在《正面管教》里有一个故事:
因为4岁儿子总是突然大发脾气,这位父亲深感沮丧和困扰。
而且父亲越是斥责,孩子的情绪就越强烈。
后来,这位爸爸换了个办法,没想到效果意想不到的好。
当他的小家伙又一次突然大发脾气时,这位爸爸蹲了下来,向孩子大喊:“我需要一个拥抱!”
他的孩子一愣,抽泣着问道:“什么?”
爸爸再次喊道:“我需要一个拥抱!”
儿子看上去完全懵了,但他停止了哭闹,并且有点儿不情愿地说:“好吧。”
然后,他动作僵硬地给了爸爸一个拥抱。但是很快,僵硬就消失了,父子俩融化在彼此的怀抱里。
过了好一会儿,爸爸说:“谢谢,这正是我需要的。”
儿子嘴唇微微颤抖说:“我也一样。”
一个小小的抱抱,就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孩子有时候就是需要一点这样的特权和宠爱,我们做父母的完全可以给他们。身体接触以及爱的表达,是孩子获得安全感的重要方式。
习惯熊:让成长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