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这里,结婚是一件热闹事,婚礼当天,新娘用几辆车迎到新郎家来,新娘身上穿着或白色或红色的婚纱,裙摆拖得长长的,下车前要有两个十几岁的女孩子一左一右牵着,新娘会塞给这两个女孩子一条红色的毛巾,一个红包,还有一盒贡糕。而我,很喜欢这种牵新娘的差事。
我要说的,也是一次牵新娘的经历。这次已经不是我第一次牵新娘了,所以也不像第一次那样有些紧张,新娘的婚车来了,我和另一个女孩子一左一右搀上新娘,走在沙地上因为不太好走所以新娘子走得慢了点也没什么异常。走了一会儿我觉得这次手臂上的重量重了许多,走在平地上也还好,跨火盆,拜堂,抹脸,在门前的椅子上坐了一会儿就该搀上新房了,上楼梯的时候我明显地感觉到这位新娘子的异常之处,她仿佛腿脚有些不方便,一只脚踩得轻,一只脚踩得重,一深一浅地走着,我尽量帮她分担重量,让她走得不那么艰难,但是楼梯道比较窄,这位新娘子没有说一句话,但我感受到了她的抗拒。她并不想我格外用力搀扶她,倔强地拂开了我的手,一深一浅地往上走,我跟在后面牵着她的裙摆,心里五味杂陈。
新郎应该还只有二三十岁,就已经半秃顶了,稀稀拉拉的头发像挂在头皮上,跟我小时候的记忆完全不相符,让我吃了一惊。这家也算是我家的亲戚,不过我向来不是个爱走动的人,所以见得也不多,只是听说一些事情而已。这是我大伯的家,大伯有两个儿子,大的叫应儿,小的叫兔子。应哥哥从小就有病,羊癫疯,不定时的便会抽过去,我记得小时候看家里插田的时候看见这位哥哥一头栽在了泥田里,吓了一跳。兔子哥哥听说念书的时候疯了,经常神神叨叨的,小时候有一次跟着奶奶去卖棉花的时候看见他躺在公路旁边的绿地上睡觉,又听说他经常晚上跑到家里的天台上骂自己的爸爸。这次结婚的便是小儿子了,记得我脑子中对他的一点印象还是一个青年人的,一下子便成了一位成了家的中年人。新娘的脸上化着浓妆,粉底涂得厚厚的,假睫毛一颤一颤,新郎有些拘谨地站着,他们俩的孩子还在楼下被喂着吃饭。
小时候见得稀松平常的事情,长大之后便觉得有些感想。又譬如家旁边的另一位哥哥叫青松。青松的妈妈精神上有点问题,不过并不妨碍做农活,反而力气很大。她家的奶奶总是骂骂咧咧的,不过青松从小也骂他奶奶,经常听到他奶奶在家里喊:“青松,青松……”他在屋外喊:“老不死的,老不死的……”,小村里总是鸡犬之声相闻,这也成了童年的一种记忆了。后来有一年,他常年在外面打工的爸爸突然回来了,从那之后,他家每天洗衣服的时候就多洗了很多块布,也从来没有见过他爸爸出过门,后来听说是直肠癌。没过多久,他爸爸就去世了,村里、学校里都组织了捐款。我与青松并没有什么交集,不知道他是怎么度过那段时光的,我觉得比起死亡,看着最亲的人慢慢走向死亡才是最可怕的,大抵世界上的幸福只有一种模样,而不幸可以有千万种姿态。他妈妈改嫁给了一个缺了一条胳膊的男人,生了一个男孩,他奶奶后来腿脚不好,拄拐,坐着自行车去学校求老师免了他每年的学费,在一天晚上,一个人拄着拐打着手电筒走到家旁边的池塘边,天亮时,只有手电筒在岸边,人已经走了。那时候我不在家,我奶奶告诉我她在家睡觉有点怕。人真的有死了比活着好过的时候吧。
这些都是我所看到的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