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儿小柯因为社交紧张,主动要求妈妈帮她寻求心理援助。咨询前我问陪同前来的小柯妈妈我们是三个人一起聊天,还是我和小柯单独聊。小柯妈妈探寻的目光看向小柯,小柯微微地缩起了脖子,妈妈便很干脆地做了决定:我陪着一起聊吧,她应该还做不到单独和你聊。
我请小柯举一个生活中紧张的例子,她说她去买奶茶的时候,常常会因为紧张而表述不清楚,最后随便地要一杯自己其实并不想要的。我便请小柯和妈妈现场演示一下买奶茶的场景。
场景一
走进“奶茶店”的小柯缩着脖子、架着肩膀、搓着手,妈妈昂首挺胸地迎了上去,热情地招呼:“同学,你好!请问你想要点什么?”
“我想要一杯奶茶。”小柯,讪讪地笑一笑,轻声说。
“好的,同学!请问你要什么奶茶?”妈妈快速地回应。
“我想要一杯珍珠奶茶。”小柯说,“一杯”两字之后迟疑了一下。
“好的,同学!请稍等。”妈妈说,很快便将“奶茶”送到了小柯的手上。
“谢谢!”小柯再次笑了一笑,有一点茫然。
我请小柯谈一谈刚才“买奶茶”的感受。小柯说,妈妈是熟人,如果是生人的话,她就不知道该怎么说。于是我决定由我来扮演卖奶茶的人。开始之前,我和小柯强调对目标做了强调:买到奶茶。
场景二
看着走近的小柯,坐在沙发上的我转头看向了自己面前的桌子。
“我想要一杯奶茶。”小柯怯怯地说,陪着笑脸。
我拿起了她放在桌子上的手机,随意地点动着(屏幕已经上锁),好像没有听到她的话。
“我想要一杯奶茶。”小柯的声音稍微大了一点,两只手绞在了一起。
我抬起头看着小柯,装作刚刚听到的样子:“有什么事吗?”
“我想要一杯奶茶。”小柯第三遍说道。
“要什么奶茶?”我问。
“珍珠奶茶。”小柯依然陪着笑。
“哦,好的,那你稍等啊。”我态度冷淡地把“奶茶”给了小柯。
我问小柯在自己没有得到回应的时候是什么感受,小柯说,心里有点不舒服。我又问她为什么能够坚持说第二遍,第三遍。她说,因为她的目标是买到奶茶。
后来我们又模拟了两次,小柯在我这里遭到了更多的“冷遇”和“刁难”,但她都坚持了下来。在我回应说没有她要的“珍珠奶茶”的时候,她也很确定地改选了咖啡。
我们第二次进行场景模拟的时候,小柯进“店”时用了礼貌用语“你好”。于是我们探讨了“你好”的用途,我们发现“你好”简直就是一句社交万金油,当我们面对陌生人不知道该说什么的时候,我们就问候一声“你好”。
我问小柯:“该怎样说‘你好’才能显得诚恳呢?”
通过连续几次的演示,小柯得出了一个结论:要微笑地看着对方的眼睛说‘你好’!我和妈妈都为小柯竖起了大拇指。
我请妈妈总结一下我和她所扮演的奶茶店员有什么不一样,我的“冷漠”与她的“热情”有什么不一样的效果。聪明的妈妈很快就发现:她的“热情”让小柯很被动,而我的“冷漠”却让小柯逐渐掌握了主动。
妈妈是一个思维敏捷、长于处理问题的人,每次孩子还在思考中的时候,她已经噼里啪啦、干脆利落地完成了分析,总结出经验教训。一旁的小柯看得目瞪口呆。
谈话中我曾三次提醒妈妈“慢一点,让小柯先说”,再通过这次对比,妈妈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她一直在为小柯打造一个无障碍通道。她不在身边时,小柯便失去了主心骨,总担心自己说得不好,做得不对。慢慢地,越来越不敢跟人打交道,一遇到需要发言的场合就紧张地发抖。
我问妈妈是不是小柯平时买东西时,如果她在,她也会替小柯告诉店员需要买什么,小柯只需要躲在她的身后拎东西。妈妈点头说是。
经过协商,我给小柯留下了两个作业:
1.利用周末时间独立去买三样东西,要在三个不同的地方买,环境差别尽量大一些。如果需要妈妈陪同,妈妈要保持距离,做到绝不干涉。
2.向陌生人问一次路。
结束时,我问这对母女是否还愿意再来,妈妈连忙点头:愿意愿意。小柯也表示愿意。
后来我想,我似乎应该要求小柯独自去买一杯自己真正想要的奶茶,看看在没有任何人的陪同下买回的奶茶有什么不一样。
这个秋天的奶茶比较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