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佛堂古镇

金义国道两旁的行道树

这算得是2016年的第一次出游,和室友们一起去了佛堂古镇,据说佛堂是浙江四大古镇之一,还有“小兰溪”之称,人有多大胆,复习拖多晚,抱着考前放松的心态,我们就这样出发了!

从学校到义乌开车只要一个小时多一点,那天天气算得上近一周内最好的了,阳光明媚,脱下笨重的羽绒服,正适合出游。还是胖子开车,旁边坐着他的女朋友,两个人都是学音乐的,性格外向开朗,相处起来很舒服。相比较之下,我们几个倒显得有些闷骚。

画中的建筑是这样的
我看到的是这样的

我们先是去看了雪峰中学附近的古建筑群,听说这一片建筑是从别的地方移过来的,我们去的时候还在修建翻新,但是大部分都已经完工了,白墙黑瓦,在现代化建筑耸立包围的城市中,突然有这么一座古朴的建筑倒也是别有一番滋味,每每来到这样的地方,总是有一种安静的氛围,是城市生活中感觉不到的。人很少,刚好遇到一个摄影爱好者在这地方取景,倒也不奇怪,这类人往往偏爱这些地方,也只有他们才能拍出不一样的风景吧!出于好奇,还是向他讨教了一些摄影上的门道,但对我们这些门外汉好像也并没有什么卵用。后来让他给我们拍了一些照片,然后跟着他找到了老街。

第一眼看到的老街
这好像是个茶楼
转角的一家店

相比较浙江的西塘乌镇,佛堂古镇则显得默默无名,规模也小的多,反倒是给了我一种久违的亲切感,这种感觉很模糊,好像儿时住在乡下村里的时候出来赶集的情景一般。佛堂老街古朴而杂乱,却是热闹非常,一条石子铺成的小路通向深处,听当地的人说,这里本来是个码头,凭借便捷的水上交通运输,还有“百年商埠”的称号,这么一说,眼前的热闹场景倒也不觉得奇怪了。沿街两旁的商店有各色各样的东西,一些乡下劳作用的农具,一些农村厨房的厨具,全部都是手工制作的,很多我都叫不出它们的名称,只有回到乡下的时候看到过,还有一些却是我再熟悉不过的东西,譬如陀螺,大大小小,各种颜色。小时候和伙伴们一起比赛谁的陀螺转得久,抽上一天都不会觉得累,很想买一个回去,但是没有,因为就算再有贪玩的心,却也找不回童年的美好了,略觉伤感。再往前走,茶馆酒肆、木雕画廊鳞次栉比,还有人拿出了笔墨当众写起了春联,朋友拍了一下我的肩膀,说:“你也可以去写啊!”我瞄了一眼后,偷偷说了一句:“水平一般,哈哈哈!”落荒而逃。


这是一家很有意思的店

听当地人说,这里之所以叫佛堂镇,是与“渡磬寺”有关,印度天竺僧达摩来东方传教时,恰逢江水漫溢,洪水泛滥。为救被洪水围困的百姓,遂投磬江中,得以普渡众生。后人为纪念达摩,建立了“渡磬寺”,也将此地取名佛堂,千百年来沿用至今,历史源远流长。

这就是渡磐寺了

知道了佛堂的来历之后我们又来到了红糖文化艺术馆,红糖是义乌的特产,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场内的雕塑,我大概地了解了红糖的制作过程,先是要收获甘蔗,然后牛拉绞糖,最后熬制红糖,光是看那算什么,关键还是要亲自品尝才算过瘾,我们找到制做义乌麻花的地方,可惜过了现做的季节,看不到他们现做的过程,但是能吃到甜甜酥酥的红糖和麻花也不虚此行了。

收获甘蔗


牛拉绞糖


熬制红糖


这就做好了

回去的时候,走在码头的桥上,想起了那位摄影爱好者的话,他说这座桥已经经受不住岁月的沧桑,过两天就要拆掉了。也许有一天我们再来这里,就看不到这座桥了吧,为了人们的安全和城市的建设,一座桥的拆毁并不算什么,可是它却承载了一代人的岁月,见证了一代人的成长,更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发展。中国不知道每年有多少这样破损的桥和老房子会被推到,也不知道那些不被人知道的古镇能保留多久,希望政府都能按照规划,保留一些古镇的古朴气息,让人们在都市的闲暇之余,有一个心灵放松的去处,也给后人留些找寻祖辈生活方式的痕迹吧!


老房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谒金门-春去】 楝葩绽,花信与斯春断。 布谷声声啼夏缓,短长孤枕怨。 揽镜空劳嗟叹,靧面敷脂还惮。 难驻芳颜魂魄...
    明白的石头阅读 278评论 2 6
  • 或许是因为简书签约作家饱醉豚的文章《我是如何坚持日更》的,引发了大家对日更的思考。早上看谈写作的主题时基本篇篇提及...
    滴水沁心阅读 205评论 6 6
  • 1.直接使用 2.宏定义
    布丶Ding阅读 218评论 0 0
  • “你问我出生前在做什么/我答,我在天上挑妈妈/看见你了/觉得你特别好/想做你的儿子/又觉得自己可能没那个运气...
    淙淙那年阅读 63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