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无关有钱没钱,天上那轮永远免费的月亮,就是诗和远方。月亮与六便士伴随我们一生,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高晓松
花了一周每天晚上阅读半个小时左右把这部书看完了。最开始看这部书是在网上搜索大学生应该看的书,然后关于理想就是推荐的这一部【月亮与六便士】,然后我就在大学的图书馆查这本书,却发现六七本全都借出去了,这更加坚定了我想看的想法,于是我在网上买了这本书,刚好过完年第一天开启了它。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以画家保罗-高更为原型,作者以第三视角客观地讲述了他所认识的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从最开始的因为思特里克兰德太太而认识思特里克兰德本人,再到思特里克兰德放弃原来的工作和家庭去了巴黎学画画。看到这一部分,我大概知道为什么这部书是关于理想了,可能就是主人公放弃了原本舒适的生活而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吧。
然后主人公在巴黎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一段时间差点生病死掉,另一位画家好心带他回家,和妻子一同照顾他。戏剧性的是那位好心的画家的妻子却爱上了主人公,甚至赶出了好心的画家,然而,在主人公画完了好心画家的妻子的裸体画,就离开了她。而她自杀了。
主人公又去了一个印第安人居住的小岛,依然过着贫穷的生活。但是在这里,她娶了一位年轻的当地女生,并和她一起生活在山从中,后来得病去世了。
主人公是个冷血无情残忍的人,他对自己做的事情从不后悔,也从不愧疚。比起一般的艺术家,他过着更加贫困的生活,工作得也更努力。
对大多数所追求的那些使生活变得安逸和美好的事物,他都不屑一顾。他对金钱没有丝毫兴趣,对名声全不在意。我们大多数人经不住各种诱惑,总要对世俗人情世故做些让步,可你对他能抵御住这些诱惑又不能致以赞词,因为这种诱惑对他而言就不存在。他的脑子里根本就没有妥协这根弦儿。他在巴黎过的是比底比斯沙漠的隐士还要孤寂的生活。对于其他人,他没有任何要求,只求别人不要打扰他。他一门心思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为了追求它,他不仅甘愿牺牲自己——这一点许多人都能做到——而且也不惜牺牲别人。他心中怀有憧憬。
“都说不幸和苦难可以使人变得崇高,其实不然;有时倒是幸福可以使人做到这一点,苦难和不幸往往使人心胸狭小,有报复心。”
对于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其实还是有一点启发。那些套话就是,无论自己是多大年纪都有追求梦想的权力。而真正有意义的就是,追求梦想的过程会遇到很多艰难的生活,也许你会潦倒,吃不起饭穿不上衣服,而且也不被世俗所容纳,那就要看看你是否只愿意追求月亮,而抛弃遍地都是的六便士了。
知世故而不世故,这是最简单的道理。
而关于理想,你需要更大的勇气去面对。
这本书有许多深刻的意义,我的概述也只是一小部分,如果你们在生活迷茫或是学习迷茫时,可以读一读这本书,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大家可以交流交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