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5-8 晴
我从八岁起就在外寄宿读书,初中是寄宿在姑妈家,姑妈这个人心地善良,但总喜欢唠叨。
她总是让我起床叠被子,我说晚上睡的时候还要打开,何必多此一举?
姑妈听完又气愤又无奈……
这都是什么歪理逻辑呀?
我当时是个顽固分子,这个习惯直到十年后才被修正过来,那是在2007年,当时有部剧叫《士兵突击》的军旅片非常火。
当时我和舍友刚好买了一部电视和DVD,我先租碟过来看,看完第一遍深受触动,就直接买下了碟片。
随后我就遭遇发展瓶颈,急需能量让我突围,当时就一遍又一遍的反复看,一直到了2011年还在看,前后保守估计至少看了10遍。
刚开始看的时候,主要是被许三多那种执拗劲打动,被他的“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感动,被他的……
印象最深的就是草原五班,那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所有人每天都在混日子,除了打牌、看新闻就是做饭,都在那里等服役完回家。
就在这时许三多过去了,他依旧按新兵营的纪律严格要求自己,早起叠被子,晨练,拿着一个没子弹的枪练射击……
这在其他人眼中,他完全就是一个“怪胎”,用大家的话就是少一根筋,结果他却在其队员的破坏和捣乱下,在草原上修了一条石子路,这让他的命运再次出现了转机。
每当看到这里,总会给我无穷的力量,我告诉自己,无论形势多么恶劣,只要拼命努力不放弃,就会带来不可思议的好运。
当我看完这部剧10遍后,我开始有意识无意识的去叠被子,打扫办公环境,让一切变得简单,但我并没意识到,这个动作背后难以估量的价值。
到了15、16年,我陆续看了《断舍离》、《极简生活》,又跟一位大师学删除,过去这段经历再一次浮现在眼前。
经过这么多年的沉淀和酝酿,我意外的发现了一个过去被忽略,但对个人进步至关重要的秘密……
即便到今天,依然只有少数人知道并悄悄践行。
到底是个什么秘密?
这要从我带的几个小伙伴开始说起,从16年底开始,我就带着几个小伙伴一起做事,带的过程中会经常给他们讲我做事的心法和技法。
这里有一个事实需要说明,虽说我是带着他们,但我在他们身边的时间并不多,因为我们是开放式的办公环境。
我喜欢安静,最怕嘈杂,但开放的办公环境,即便片刻的安宁,那也极难寻觅,后来我就待在家里办公,有事在跟他们会合。
但无论我怎么讲,结果总是不理想,这让我很懊恼,也让我非常不解,我都讲得如此清晰明确了。
为什么他们的结果还是远不如预期呢?
带着这些困惑和问题,我打算与他们一起办公,看是否可以找到问题背后的根源?
到了他们办公的地点,映入我眼帘的是,桌上摆的乱七八糟,笔记本三四本,手机两三个,各种书胡乱堆叠在一起,耳机线、电源线、充电线等缠绕在一起……
这种场面是不是似曾相识?
好像自己也是这样的……
这不是很正常吗?大家不都这样吗?又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
接着往下看,我就如一个侦探一样,深入一线,仔细观察,及时询问,深入了解,最终发现一切问题的答案都在现场。
我找到其中一个小伙伴,让他将当天的工作计划给我看,结果他告诉我还没写,我当时似乎就明白缘由了。
我天天说要写日计划,原来我说是一回事,他做没做又是另一回事,虽说我问的时候大家都说做了,但由于缺乏监督,结果让我大跌眼镜。
即便有人做了,那也是惨不忍睹,只不过是草草写了几条,任务不清晰,结果不明确,目标和计划居然连个截止时间都没有……
我再让另外一个小伙伴演练工作程序,他整个过程一点都不流畅,总会被各种羁绊,碰到杯子掉地上捡要浪费时间,选取笔记本迟疑会浪费时间,扔纸巾时到处找废纸篓要浪费时间,用耳机时解开缠绕在一起的线需要浪费时间,还有……
看到这一切我感觉背部发凉,原来说和做差别这么大,天天说删除到极简,我以为大家都在做,其实只要没生成体验,几乎都是左耳进右耳出,我突然发现过去自己就是个傻帽,讲那么多全都是P话。
再去看大家的电脑桌面,到处都是文件夹和文档,我看着都眼花,这要是找内容还不得找到头晕呀?
这样的办公环境哪里会有什么工作热情?
看到这一切,我立即带着大家将办公桌重新整理,把多余的全部删除,把能删除的都删掉,只保留最基本的供给。
笔记本?
只留一本。
笔?
只要一支。
书?
只放一本。
将这些都放在最顺手的位置,想记录灵感三秒钟就能拿到,用完立即放回原处,熟练后闭着眼都能拿过来。
水杯、纸巾和垃圾篓等,都经过精心测试,目的是确定摆放位置,当需要用的时候,从来不需要寻找,也不会被其他物件羁绊,拿的时候不需要迟疑,因为不用做选择,你拿的东西只有一样,并且早就摆放固定。
由于我经过长期训练,很多物件的位置都固定,我拿的过程会用手画一个优美的弧线,用完看都不用看直接回归原位。
别小瞧这个过程,即便这样的小细节,我都仔细研究过,这些都会变成我生活中的运动,让我不会因为久坐带来各种关节疾病。
这些都是做事的程序,是提高效率的法宝,人效率低在于过多的用脑,当你的桌面非常凌乱,拿某个物品就需要判断、犹豫、等待、选择……
大脑是人体的一个接受器,大脑喜欢简单,厌烦复杂,如果桌面极简,就不需要选择,大脑就不用判断,它就处于休息状态。
一旦大脑需要思考,大脑很快就会混沌,所以高手都很少用脑,前提是把这些程序,反复练习,直到成为本能。
人的动作是受潜意识支配的,用潜意识就是用感觉,进入潜意识的必须是重复训练到熟练为止,大部分人没训练就只能用脑。
你过去有没有这样的体会?
感觉好的时候,事就是顺。
事顺的时候,就是感觉好。
当一个人专注痴迷的时候,就是它大脑不运转或者运转下降的时候,现在很多家长天天去开发小孩的大脑,这就是打算把小孩培养成芯片和普通人的节奏。
所有高手成功都是靠感觉。
这需要你做到,让你的一切变得极简,让你的每个动作练到熟练,乃至出神入化,最终让它融入到你的血液和骨髓,最终成为你的本能。
当别人在收拾的时候,你早已进入工作状态了。
当别人在寻找的时候,你早都用完物归原处了。
当别人在犹豫的时候,你闭上眼都能随取随放。
先记下一句话: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人与人之间看似差距很小,但经过三年、五年十年后,人与人之间却是天壤之别,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就是那些被忽略的细节。
不信我给你算笔账,回想一下自己:过去用在找东西上花了多少时间,用在犹豫上花了多久,用在选择时又纠结了多久?……
一天不说多的,一个人因为这些原因至少浪费30分钟吧?
30分钟/天×30天(一月)=900分钟=15小时≈2个工作日
15小时/月×12月(一年)=180小时≈24个工作日≈1月
你每天只要浪费半小时,这只是和普通选手比,你一年就比别人少了一个月,如果是十年的话,你就少了10个月,这等于十年后你比别人少了一年时间。
人生就是这样,刚开始起步的时间,就这样一个小小的不同,在时间的作用下,它就会变成人生大大的差距。
你就是这样沦为普通平庸的!
他就是这样变得优秀卓越的!
这一切都决定于你的一个细微选择,甚至简单到清理桌面,这还只是一个删除和清理而已,明天继续写做事程序的打磨,估计不少人看完再也睡不着了。
睡不着就立即行动!
改变就从此刻开始!
让你瞬间体验高效!
最后附几张我小伙伴们的办公桌清理后的照片。
微信公众号:sgnote 个人微信号:shi-g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