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剧在十四、十五集之前,衣带诏事件也好、汲布私放徐庶事件也好、曹丕司马懿被关入大牢也好,都是依一大事件发生然后获得解决的单元剧形式向前推进。但到十四、十五集,司马门事件未解决,而崔琰受胁自污,再而荀彧死,再而曹丕下狱。众多需要解决的生死大事搅在一起。曹丕下狱原因,除了封面上写了“子桓白”的那封信以外,还伴随了司马门事件发生后曹操对曹丕不肯为曹植求情一事的恼怒。
2、荀令君在第十六集开头就领了盒饭。空的。俄罗斯套娃一样被打开的三层食盒,臣子颤抖的手,然后是“终无汉禄可食”的慨叹。“终无汉禄可食”,这句作为荀彧对自己接下来自尽行为的注解,已经讲得很清楚。自己是汉臣,不肯做魏臣。所以只能食汉禄,并无魏禄可食。但如今食盒空,这其实是曹操在向他昭示:汉朝气数已尽。所效忠的朝廷亡了,荀彧不会像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那样,等首阳山上的草籽尽了再饿死,他选择了主动殉国。
3、本剧观众,已经看过了郭嘉之死,到现在又要看荀彧之死。两人死时,一个要曹操想念自己时以好酒酹地;另一个则让家人通报司马懿,自己“有负所托”。两人之死,都含有古道热肠的况味。荀彧是自尽,却被宣布为病逝——几千年来多如此。司马懿前往吊唁,在大门外叩头。前文说过,在晋朝代魏的那一年,时已去世五十多年的荀彧被司马氏主政的朝廷追尊成了太尉,他获得了更大的哀荣。
4、曹操吊孝,痛哭流涕。人皆言是曹操赐死荀彧。按本剧设定,倒也有可能是曹操赐空食盒,只是暗示汉数尽矣而已,却没料到荀令君如此刚烈,竟索性随汉朝去了。第十五集曹操所说的“何日不错?”,或也照应了此处,也就是说荀彧的刚烈赴死,也许真的是曹操意料外的事。
5、荀彧追悼会现场。杨修念荀彧儿子的名字,是念了错别字。荀恽,“恽”读作“运”。翟天临念成了“辉”。
6、此剧借剧中人台词评价荀彧之死:一个时代和很多人的希望都结束了。因为朝堂之上,再无汉臣。“汉臣”这词已和汉室复兴的希望一起成了文物。
7、司马防让司马懿带妻儿回温县老家。温县属河内郡。河内郡是司马氏的郡望之一。后来的北宋名臣司马光,曾被追赠为“温国公”。
8、这两集中,钟会出场。钟会在《世说新语》里的段子不少,这人物很亲民。但他实际上是曹丕称帝后才出生(所以对这剧的时间线可以继续批判一下了)。他后来和竹林七贤中的嵇康有对话:“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和“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嵇康被杀、广陵散绝,和他也有关系。此人精明,有才思,但最后还是被自己的野心和姜维一起给坑死了。
9、说一下第二次在剧中出现的曹娥碑。曹娥碑位于会稽,现在的浙江。曹操、杨修没到过那里。《世说新语》里杨修、曹操猜谜语的段子恐怕本就是出于杜撰。曹娥碑为邯郸淳所写,邯郸淳是东汉末年的笑话大王,编过《笑林》一书。评价碑文的“黄绢幼妇”八字谜语,是蔡邕所写——这有可能也是段子。
10、钟会第一次出场时,钟繇、钟会父子对话中的“审时度势、不争而争”的主题,和这剧之前强调过的“以退为进”“形势大于权谋”是一脉相承的。
11、钟会第一次出场时,钟繇座位后面的句子是出自《韩非子》。丁仪在这两集心狠手辣,表现非凡。他形象不好、在《三国志》里也没有单独的传记,据说和他子孙不肯向《三国志》作者陈寿行贿有关。不过这段公案虽然是被同样是正史的《晋书》所记载,但很多史学家并不相信。
12、“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子桓《典论·论文》中的句子可称振聋发聩,可称震地绝响。子桓、子健各以志向的名义夺嫡,格局本来不低,然而在漫长争斗中,却各自忘了初衷。到这两集,一个忽然想起自己还有比“年寿”“荣乐”都更久长的文章,一个则主动向父亲承认醉闯宫门的罪责。都算是回头之举。可惜环境、形势使然,这样的“回头”恐怕都是暂时,人,还是得向“前”看。
13、钟繇在剧中的官职是“大理寺卿”,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大理”。汉献帝年间有由“廷尉”改过来的“大理”,但到底有无“大理寺”,则尚无资料。
14、钟繇是书法家,审问以笔迹为线索的案件,确实是得心应手。他审问被假冒名字写下辱骂父亲之信件的曹丕时,曹丕所说的为父亲称王一事做辩解的台词,是活用自曹操《述志令》里的名言“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假冒别人名字发表文章的做法确实挺讨厌的,不管这个被假冒的人是白岩松、杨绛,还是这两集里的曹丕。
15、司马懿、司马孚因司马孚欲出仕一事的对话。司马懿说司马孚是“淳良之人”。后来,司马孚始终以“魏臣”自居,要一生效忠曹魏,即使自己哥哥、侄儿夺了大权,即使自己侄孙做了皇帝,一如只想做“汉臣”的荀彧——也确实对得起“淳良”这个评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