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无实践,不素养。
实践检验真理,培养学生在新课标背景下的核心素养需要全学科老师共同努力。教师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不等于学生在一节课获得到了核心素养,学生能够在教师设计的学习活动中真正实践,不计结果沿着路径往下走,素养才有可能在生长,动手写,动脑思,动嘴表达,眼睛所及之处皆是发现,人人参与进来,努力走向素养提升的道路上去。这就是用实践去提升素养,真正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
02鼓励学生,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鼓励是最高效的手段,不要吝啬,大胆鼓励学生。正如张老师所言:鼓励学生去更广阔的地方,进行积极地语言运用。
03用三只眼看课,打破常规观课方式
看整体(育人价值)看结构(内在关联)看细节(具体操作步骤)老师应当先有种一棵大树的理念,才走向如何通过裁剪细枝末节,关心内在关联,坚定相信种子也可以成为参天大树,不断追求卓越。
04儿童立场有温度
对于儿童立场,我想到的关键词:真实,具体,生长。面对自己的常态课教学,老师要努力让儿童真实呈现自己,发现儿童对课程内容学习的起点和难点,把握真实具体的学情,通过儿童喜闻乐见的途径,鼓励人人动,人人长,借助数字化技术赋能教育教学。我觉得,一个心中脑里有儿童立场的老师是一个会生活,会思考,努力丰富自己的老师,是可以放下昨日,过好当下,拥抱未来的好老师。
每一篇课文,都是老师育人的工具,和学生相处的日子,细节里都隐藏着教育背后的线索和真谛,不让自己的日子白过,和学生一起记录点滴并分享,携手在走远路,扬微光。我是老师,我愿意心怀火种,给人以火炬,我愿意跟着优秀的团队,奔向理想的彼岸,我愿意从今天的开始,直到生命结束,不负自己,不负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