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六班 黄莉芸
今天,我在B站上看到了某up主发表了这样的视频,我感觉挺扎心的。
“龙应台说‘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孤独”不仅存于文人的笔下,也许你我皆是孤独患者。可能小孩子不是成年人,眼中的世界没有那么大,不过是老师同学,爸爸妈妈,无外乎学校和家里。成年人在成年人的世界中厮杀、打拼、挣扎的时候,可能时常会因挫败而沮丧无助,从而心生厌离心灰意冷吧。在我的眼里,倘若无助感可以向疼痛感一样分为12个等级的话,可能小孩子的和成年人也不会差太多。因为孩子眼中的世界太小了,所以可能他们一疼,疼的就是他们的全世界。
放学时的那段地铁总是死气沉沉,几乎人人都戴着耳机玩着手机。偶尔有孩童哭闹,大人也没有耐心安慰,只是不断地发着牢骚。或许是车厢内人潮拥挤,二氧化碳含量太高,或我总是觉得呼吸不畅,或许是书包过重或者学业压力太大,我的心中总是堵塞。白气熏在车门的玻璃上,形成一层薄雾。我用手在玻璃上写画凌乱的线条,像是云被风吹过的痕迹,像是大海在鲸鱼游走之后的波纹。暮色抹去了车窗外树木凌厉的轮廓,天空是暗的,地铁走走停停,让一切切仿佛一帧帧静物摄影。而这千万帧画面聚在一起,又变成了动态的场景。
这一帧,是我因为数学老师讲课速度太快听不懂而焦虑地抓着头发。那一帧,是我在物理课上强忍睡意,听着仿佛魔法咒语一般的公式。这一帧,我在作者主旨和写作手法之间伤透脑筋。那一帧,是我在单词拼写词组用法当中抓耳挠腮。我对着车窗发呆,地铁进隧道了,眼前满是黑暗。那一帧一帧仿佛一针一针,我的心被扎得生疼。”
这几个星期,心情都不是太好,趴在桌子上想想,偶尔又想起以前的伤心事;父母给予的期望太高,不被认可的伤心与失望,朋友之间的相互猜忌,对自己不自律而感到无奈,一幕又一幕的画面,像电视机般不断地在我脑海中播放。记得在高一上半学期,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习惯自我包裹,对许多事情不闻不问,但从未察觉,背后其实有那么多双眼睛在默默陪伴。情义,来日方长太难了。我总是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困住自己,拒绝付出。
即使生活是苦的,但也请不要忘记生命里的微光。记得《白夜行》中说过这么一段话“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能把黑夜当成白天。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这个世界上一定存在着一个与自己磁场相同的人,他能读懂你的字字情深,你的欲言又止。这个人不一定是老师,恋人或朋友,他可以是我们生活中的任何一个人,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我们正是因为这份珍贵的“懂得”而不再那么孤单。
“我们活过的刹那,前后皆是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