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智商

理性比智商更重要,比智商更容易学习和提高,却常常被低估它在人生中所能发挥的作用

在进化的早期,我们大脑用的认知方式是动物式的,我们称为自主心智。

在进化的晚期,人类进化出了新的、高级的认知能力,我们称为算法心智和反省心智。

在大脑的进化过程中,基因给人类配备了许多预先设置的模式,一旦发生了情况,就调动和启用这些模式,因为只有这样才最有效率,才能让人有机会活下来,并繁殖后代

直觉式的、动物性的自主心智。

理性分析的、而非跟着感觉走的算法和反省心智。

我们以为是我们在做决策,其实往往还是我们的自主心智在做决策

自主心智有以下特点:

速度快。

不需要你投放注意力。

只要有刺激触发,就会自动执行。

可以同时运作多个任务,不互相打扰,也不影响算法心智和反省心智。

算法心智和反省心智有以下特点:

速度较慢。

计算的负担比较重(就是费脑子)。

同一时间内只能运作一个任务。

为了方便对下文的理解,我们先总结一下:

图片发自简书App

自主心智就像地铁,算法心智就像公路

反省心智比较特殊,它相当于交通管制中心,它负责控制和调度公路上汽车的交通状况(算法心智),但它没法直接控制地铁(自主心智)。

请留意,反省心智是理性的基石。

反省心智可以发起对算法心智的压制(交通管制中心可以利用红绿灯来控制公路交通)。

反省心智也可以利用发起对算法心智的压制,来间接压制自主心智(就像看字读颜色任务)。

我们以为是我们在做决策,其实往往还是自主心智在做决策

在思考或行动时,如果想要做到理性,首先需要我们使用交通管制中心,判断公路和地铁是否通往正确的道路,如果错误,则使用交通管制中心发起压制。

情绪障碍:生理上的自主系统功能紊乱(相当于地铁线路设计不当,先天错乱)。

认知吝啬鬼:认知吝啬鬼是大脑的第一定律——能偷懒就绝不干活,总是优先使用最不费脑的思考方式。

心智模式问题:缺乏必要的心智模式、安装了错误的心智模式(相当于公路上的原有汽车质量不达标,需要替换或新增更好的汽车)。

每个人都是非理性的,只是程度不同

人在思考时,大脑对脑力(认知资源)的分配极其吝啬,这就是“认知吝啬鬼”。

这道题目反映了认知吝啬鬼(大脑能偷懒就偷懒)的第一种形式——能使用自主心智,就尽可能地使用自主心智。

具体来说,认知吝啬鬼——总是优先使用最不费脑的思考方式,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

1.能使用自主心智,就尽可能地使用自主心智(能用地铁,就不用公路)。

2.当需要使用算法心智时,使用最轻松的思考方式

3.反省心智和算法心智对自主心智的压制失败

人类往往不能主动做到完全析取推理,即考虑到事情的所有可能性

智商高并不等于大脑会少偷懒

这种认知谬误叫属性替换,就是说当人们评估一件事情的属性A,如果发现比较困难,又发现评估和属性A有关的属性B更容易,那么就改为评估属性B。

生活中要留意过度自信导致的现象,特别是计划谬误,人们常常会高估自己完成某项任务(如完成一个项目、写完一篇文章等)所需要的时间。

“我方信息加工”,也就是说,从他人的立场思考问题,总是一件很费脑子的事情,所以我们会仅仅站在自己的立场去思考

“我方信息加工”的现象会经常出现在沟通中

大脑对信息的生动性和鲜活性特别敏感,很容易受到生动却不具备代表性的数据和事实影响

应该反思自己的思考是否锚定在合适的参照物上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人们对本质相同但表述不同的问题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违背了理性,这样的现象叫作框架效应

框架效应能轻易改变人们的选择

人们总是根据一个物体的传统功能来进行相关思考。被这种思考框架所限,而不能突破思维惯性的现象叫作“功能固着”

我们把结论的正确性当成了逻辑推理的有效性

那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样的思考缺陷呢?

“跨时间偏好翻转”

也就是说,我们不但压制失败,甚至还使用算法心智帮

做出选择时,能够抵制短期非理性的诱惑

所以,为了避免“原则”输给“情绪”,我们可以在思考问题的时候,站得更远一点,从“非亲身的”角度去看,然后做出更客观的决定。

想要理性思考,需要先把情绪标签撕掉

理性之光可以照亮黑暗

图片发自简书App

2.学习一些有助于理性的具体知识(如概率知识、决策科学、逻辑推理、批判思维等)。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不要忽略备择假设(alternative hypothesis),意思就是我们不要忽略了关键的对照信息。

1.首先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推断一个先验概率

2.然后在新证据不断积累的情况下调整这个概率

可以把新获得的条件概率叠加,积累证据调整概率

带有焦点偏差的连续性联结认知

图片发自简书App

2.当我们要预测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首先可以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推断一个先验概率,然后在新证据不断积累的情况下调整这个概率。

3.当我们下结论、做决策时,尝试去寻找证明自己观点是错误的证据,而不仅仅去找证明自己观点是正确的证据。

他们以为自己有理想、有信念,其实,他们已经被寄生的心智模式操控,成为杀人的机器。

人们往往认为心智模式都是服务于人类的,却没有注意到,其实,有的心智程序靠利用人类来复制自己,对人类毫无好处。

为了避免污化的心智模式,我们应该建立“心智防火墙”:

1.避免形成对你没有好处的心智模式。

2.谨防拒绝证伪的心智模式。

3.拒绝排他的心智模式。

(一)芒格的独门秘籍当然离不开理性。

查理·芒格在一生中持续地去收集和研究各种人物和领域中著名的失败案例,并且从中总结出了一套正确决策的思考清单

(一)明确目标

1.我有清晰的思考目标吗?

2.如何才能达成目标?

3.我该如何行动?

(二)理清问题

(三)理性决策

(一)证伪思考

1.我的哪些思考可能犯错

2.如何检验和证明我的结论是错误的?

3.如果我真的犯错了会怎么样?

4.犯错后我应该怎么反思?

)避免焦点偏差

1.我有否忽视了什么?

2.我对此问题的思考全面吗?

3.我思考的依据可靠吗?

逐渐构建属于自己的思考清单,用高质量的思考打败认知吝啬鬼!

为了避免污化的心智模式,我们应该建立“心智防火墙”:避免形成对你没有好处的心智模式、防范证伪的心智模式、拒绝排他的心智模式。

通过意识到非理性的思想和言行,并避免错误的再次发生,我们能够变得越来越理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