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鲁豫边区省委党校一瞥
张范津
冀鲁豫边区省委党校是冀南抗日军政干部成长的摇篮,该校从1938年4月在冀南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南宫创建,于当年11月,在冀县北内漳村停办,历时7个月,前后共办班4期,培训基层领导干部千余人,这些干部在后来开辟和坚持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中,大都成为党政军民各条战线上的骨干领导力量。
冀鲁豫边区省委党校始创地,在南宫市凤岗办事处普济桥村。现存抱厦北屋5间,东屋3间。其旧址2008年11月已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38年1月中旬,为了落实党中央实施战略展开,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重大部署,八路军129师以769团的三个步兵连、一个机枪连和一个骑兵连组成东进抗日游击纵队,由386旅副旅长陈再道任司令员,冀豫晋省委书记李菁玉任政委,出师太行,跨越平汉线,东进冀南平原,于2月8日进驻南宫县城,从此正式拉开了以南宫为中心、创建冀南抗日根据地的帷幕。
随着工作的开展,冀南抗日局面逐步打开,根据地不断扩大,党的基层领导力量缺乏便成为制约根据地发展的主要瓶颈,为破解这一难题,培养更多的基层领导干部,冀鲁豫边区省委以编辑部的名义(东进纵队进驻南宫后,出于保密和工作的考虑,司令部和冀南党的领导机关对外一律称编辑部)在普济桥村开办了冀鲁豫边区省委党校,对外的公开名称是“冀南抗日民族学院”,省委书记李菁玉兼校长,王蕴瑞任党校大队长。
党校共办了四期,第一期、二期在南宫,三期、四期在冀县北内漳。
第一期于1938年4月在普济桥创办。学员来自冀南各地及平津大中城市,有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救亡学生等,共500余人。授课教材大部分由省委和军队领导人编审,有《党的基本知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和根据地若干政策问题》、《十大纲领》、《抗日游击战》等等。两周后毕业,由省委组织部发给每个学员一个“通行证”,随即回各县工作。
第二期于6月在南宫县城西街原县政府院内开办。分军事、政治、党委、民运4个队,学员除来自各县的党员干部外,还有从冀南抗日军政学校(1938年2月在南宫县苏村开办)毕业的部分学员,共300余人。这期吸收前期办学经验,教学管理更加正规,每天上午、下午都要上课,并且每个课题讲完后,还要留出时间进行专题讨论,对学员提出问题再做专题辅导。由于学习正规,方法灵活,所以学员学习热情都很高。但随着后期冀南抗战形势趋于紧张,为防日军飞机对县城轰炸,党校由县城迁至城西南杜村,在该村学习约一个月,即毕业回各地开展工作。
第三期于1938年8月在冀县北内漳开办。共招收学员400余人,按文化程度分为高、中、低三种班,高级班学习《政治经济学》、中低班学习《马列主义》、《党章党纲》、《统一战线》等课程。为使学生毕业后具有组织领导抗日游击战争的本领,高、中、低三班均设军事训练课,讲游击战术,同时还辅导学习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这一期时间最长,共培训了三个月。
第四期于10月份开办,校址仍在北内漳。共招收学员200多人。分高、低两个班,本期原定4个月,后因为11月15日起日寇对冀南开始全面“扫荡”,17日占领了南宫城,所以只办了一个多月就被迫停办,学员一部分留省委机关工作,一部分去太行山根据地继续深造,还有一部分回地方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斗争。
因为这是特殊时期的学校,因此教师也是一些特殊人物,除个别专职教师外,冀鲁豫边区省委领导李菁玉(省委书记)、于光汉(组织部长)、马国瑞(宣传部长)、徐向前(129师副师长)、陈再道(东进纵队司令员)、刘志坚(129师政治部副主任)都曾在党校执教。
党校的生活艰苦,但丰富多彩。所有学员都要自带衣被、笔墨,吃的是小米大锅饭,党校领导干部和教员也与学员一样,按八路军供给标准吃大锅饭,从不搞特殊。学校没有教室,露天广场就是课堂,砖头、土坯或木墩就是学员的最好坐椅,有的干脆席地而坐,膝盖就是课桌。紧张艰苦的学习之余,为调剂学员生活,学校还组织学员学唱抗日歌曲,排练文艺节目。1938年7月7日,为纪念抗战一周年,党校还在南宫县南杜村和村民一起召开了纪念大会,党校负责人报告了一年来的抗战形势及今后的任务。之后又进行了歌咏比赛,表演了自编自演的节目,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
(《邢台日报》2010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