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歌轻响,多少个奋斗的朝朝暮暮,终于驶向这个芳菲七月。万众瞩目,百千家庭牵挂的高考,经历疫情的洗涤,姗姗来迟。
每到此时,心底里总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情愫,牵扯着那颗敏感但已不再脆弱的心。也总会在这一天,夜深人静,灯火熄灭之时,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书房,细细回味那些曾经历过依然深深镌刻于心间的那些星星点点的记忆……
依然会记得在那个有些偏僻的乡村,品学兼优的我,带着“众星捧月”的优越感,度过的三年难忘时光。依然会记得27年前那个青涩的七月,经历了12年寒窗苦读的我,怀着对大学浪漫多彩的校园生活的向往,带着青青少年特有的成熟与稳重走进高考考场,信手挥洒着自己“生死未卜”的未来。似乎一切都在意料之中,高考成绩揭晓,我轻易摘取我校高中文科数学桂冠,在数学老师以后的课堂被夸赞了二十多年;但又有些意料之外,当年老师眼中这样一个理科优秀的女生,历史竟然不清白得一塌糊涂,最终无缘心仪的高校,失落地走进了一所师专的大门,至今成为我心中永远的伤痛。
我曾经无数次地反思自己,为什么觉得历史那样的艰涩难懂;也曾无数次地后悔过,当初文理分科时摇摆不定地竟然选择文科;更是无数次地假设过,要是当初选择理科,是否会坚守三尺讲台?……这些反思、后悔、假设,伴随我坚持了20多年。直到近几年,当我经十几年工作的历练,在写作、即兴演讲、新闻撰写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语文文字能力的时候,我才幡然醒悟,当年弃理从文的决策、师专毕业后走上教育系统真的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记得1998年,我的第一篇文章在《三湘都市报》上发表,轰动了整个校园。相继,我的一些文章获得省、市奖励,一发不可收;我的教学研究,从2009年尝试参与课题研究,到自己主持省级课题和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已不下20项;从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到省级成果奖申报与获得;从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到省级示范校、省级卓越校、全国实习管理50强校、全国优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撰写……这些年,我用大学三年、工作五年教了五届对口高考班打下的扎实的文字基础,边学边用的同时,将自己的语言文字功底磨砺得越来越纯青、通透。
于是乎,在搞好常规管理的同时,写稿、改稿成了我工作的一部分,占用了我大量休息时间。多少个夜深人静的时日,挑灯夜战,忙于项目建设申报书、发言材料、课题研究、教学论文、各类活动竞赛方案等,学校的、自己的、别人的,身边的同事,熟悉的朋友,都会向我求援。热心的我,怎么也学不会拒绝,成全了别人,累了自己,但手头的那一份余香,一直温润如玉,散发到今天。
因此,当我工作忙碌得像陀螺一样转的时候,总会有人关切地提醒,别把自己搞得太辛苦;当我任务压头时,总会有人拍着胸脯说,分点给我们做,保证不拖后腿;当我想甩手不干的时候,总会有人询问,你都不干了,我们怎么办?所以,我习惯了不摊派工作不当“甩手掌柜”,习惯了保留一种为他人着想的善良,习惯了去关心同事或他人,习惯了办公室时不时出现的一些小礼物或小零食,习惯了外出旅行要为大家带回各类纪念品……
我想,我所经历的这一切的一切,都缘于我在27年前的今天,用拼搏与自信写下的那一笔。
经历过,就知道,一经选择,如箭在弦,就要努力付出,方能在人生路上越走越畅。就像春日的老农,精心播种希望,才会在秋天收获累累硕果。所以,我会在我的课堂,分享自己的故事,让我的学生感同身受,将努力学习内化为自身的一种行为;我会在我的小家,讲好自己的故事,让我的孩子领会悟通,将我的经历化为他前行路上的动力。所以,我学会了换位思考,在当老师的同时想着自己当学生的时候;在管理别人的同时,想着被别人管理着的滋味。“心有他人天地宽,换位思考心渐亮”,不知不觉中,已人到中年。
经历过,也才会知道,作为学生,需要什么?面临高考,最需要的是什么?一味地告诫、无用的劝说,都会显得苍白无力。默默地陪伴、静静地等侯,执着地坚守,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感谢27年前的那次高考,成就我一生的教育梦!
心有所信,方能远行。我想,不管世事如何,我仍会一如既住,在职教育的道路上笃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