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休息,睡到自然醒,豆浆机开始响起来,开始今天的突击减脂训练,自己的锻炼习惯虽然一直在坚持,但还是没到那种一天不锻炼难受的阶段(习惯成自然),为了锻炼而锻炼。做这套减脂训练动作还是有点压力,这套动作有三遍,第一遍坚持下来似乎不难,微微发热,第二遍做下来,微微出汗,第三遍坚持下来后脸颊上的汗就需要用毛巾擦一擦。真正做完训练后,似乎不过瘾,又做了一个放松的训练“肩颈不适缓解”。
早饭后,去了伊人秀,做了背。然后去旁边的海鲜市场,买一条金鲳鱼,中午和任先生度周末,补过我俩的结婚纪念日。粗粗拉拉的我也要学着有点仪式感,自己看上去像南方女子,可现实中的我一点儿也不会精致,偶尔也打个口红,一支口红用N年。面膜买了后,基本都送人,做起来太麻烦。也不喜欢美甲,感觉太浪费时间,而且每天要亲手做汤羹,也不方便。
之所以有学着精致一点这样的觉悟,源自于最近来做咨询的孩妈,这是一个和我性格差不多的女人,风风火火做什么事都求快,看上去似乎用了很多的力气(实际上也确实付出很多),但似乎劲儿没用对地方,得到相反的效果。她就是我的镜子,在她身上看到了我自己的样子,在给她建议的同时,我也试着自己做出改变,慢下来,做不到精致,但我可以细心一点。
中午和任先生一边吃饭一边看理兰教育的直播,跟任先生说到蒋博士在四五年前还是个纯纯的理科男,并不擅长表达。而今天在直播间里侃侃而谈,见证了一个人的成长,也体验到一个人的变化,很有感触也很有激励。
我说:“可能是人家比较聪明的缘故,斯坦福大学的博士,智商肯定很高的,所以没几年变化真大。”
而任先生说:“如果能拿出三个月的时间去训练,天天练,变化还大。” 内心里并没有完全认同任先生这种说法,但我也没反驳他,因为我知道每个人的观点都带有自己的色彩。为什么我完全认同,因为从我自身来说,我从2019年意识到自己不擅长讲课,开始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参加研修、师资班、有机会也去锻炼,但感觉收效甚微,我讲授知识的能力并没有提高很多,还是受个人基因、环境、尤其是思维模式等很多方面的影响。我也知道需要过程、练习、时间,但内心深处的自信也很重要,一个人心理的成长也重要。
写到这里提醒自己准备一个个人心理成长的文字资料,大约需要七八千字。
昨天和N谈到了团队凝聚力的问题,意识到我们团队的一些特点,她说了一句话让我很感动,想不到还有人想依靠。我不是那种很擅长做团队带领的人选,但这个团队因为我而走到一起,我就要尽自己的力量去努力。接纳这样的自己,接纳自己当下状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做事做人,在事中成长,在事中学会合作,学会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