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进行了第一次的正念初体验——呼吸练习。
专注呼吸比想象中难很多,中间无数次的走神,还不自知,基本都是听语音提醒才重新回归,还好,没有觉得这是错误,我知道,这需要时间和坚持练习,因为这是一种技能,不是天生的。
最后一分钟的专注呼吸里,当我下定决心,要好好把一分钟专注完成,我吃惊的发现,自己居然坐立难安,而且在前面三十秒,就开始有右脚脚趾头忍不住动,身体某处似乎有些抓耳挠腮的感觉,有些急躁,但是又忍着。这个发现让我很吃惊。我的专注力这么差么,还不到30秒。。。。哭笑不得。然后我又走神了,而且是允许自己走神,我想到了平时对孩子说专注专注专注。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啊,说不定他专注力比我还好。
最后的最后,我今天有个发现,当孩子在我讲诗时候不断的嘻嘻哈哈不专注,在不知道第几次的提醒无效后,我无奈的且有些生气的看着他。我觉得我需要惩罚他。目的是为了让他记住,即使是妈妈,给他讲诗时候,也要像对待老师那样克己认真。
用什么方法有用呢?我陷入了一种烦恼状态。一开始想到,让他拿衣架子,打。后来想,能打到几岁呢?这个方法真的能让他理解这个因果么?后来i想,用罚款。让他出了一块钱,他欣然答应——他一直是一个很乐于承认错误的孩子。。。
但是当他拿钱时候,我又想,难道不专注,一块钱就可以买掉么?我想传达的意思成功么?
我只好告诉他,这是他不专注的惩罚,叫求学费,一分钟一块钱。如果他专注,我就不收钱,如果又是这样各种捣乱嘻嘻哈哈跑来跑去,那我就按照计时来收费。我说,这个是告诉你,求学,是要有付出的。如果你认真,妈妈的时间就花的值得,我就不收费,如果你不认真,妈妈就要把时间换算成钱。他说好。
其实我知道,这个方法,我以后可能不会用。
写到这里,我突然被上面的一个念头提醒——7岁的小儿,能理解上妈妈的讲诗,为什么要认真么?是不是超出他的能力范围了?我是不是要降低要求?让他先做到,慢慢做好。目前,养成习惯,比理解可能更重要。
还有,我发现今天自己有个点,当孩子“拒绝我”“不听话”时候,我似乎着急着要用什么方法让他乖乖就范。。。我为什么会有这种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