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告诉你,说你现在经历的一切事情,取得的一切成就,拥有的车子、房子、孩子亦或孑然一身,都来自你之前潜意识无形中种下的一颗种子,你会不会觉得这是个神棍在招摇撞骗。
《业力管理》这本书,讲的就是种子的力量。
古人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一粒玉米的种子,春天种在地里,经过风吹日晒雨淋,秋天可以收获一个玉米棒。一个玉米棒大概400-600颗玉米粒。
实物的种子是可见的,心灵的种子却是无形的。
这本书是学心理学时认识的一个姐姐送我的,她同时还送了我一个笔的故事。
地上掉的一只笔,我们看到它不加思索的就知道它是一只笔,甚至意识会先于大脑做出判断。当你把这只笔捡起来递给周围的同事或者朋友,他们也会不加思索的认为这是一只笔。
那么为什么,我们认为它是笔而不是其他东西呢?如果我把它递给我家狗子,它会认为这是一只笔吗?
估计每个人在周岁的时候都会被安排抓周,家人会放很多东西摆在你面前让你抓,以此来测卜你的志趣、前途和将要从事的职业。
有书、有玩具、有笔、有钱袋……那么在一个刚满周岁的孩子眼里,笔就是笔吗?他知道钱是什么吗?
我拿着笔递给我家狗,它直接叼走当玩具玩了。要是不制止它,那支笔的下场不亚于五马分尸。
如果成长的过程中,一直没有人告诉我们,笔是笔,是用来写字的,如果这个观念没有种下,那么我们看到笔也许会以为它是个树枝、簪子或是其他。
这是姐姐分享给我的故事,也是书中的一个道理。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种下什么便会得到什么。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震撼。它让我意识到,我们的每一个行动、每一个念头都在种下“业力”的种子,而这些种子终将结出相应的果实。这种对因果关系的深刻洞察,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有了全新的审视。
“业”就是我们做的所有事情,是我们的一切所做所言,甚至是所思所行。
“业”也是我们为他人所做的一切,因为除了极少数情况以外,“业”只能通过他人的反弹,在我们的意识里种下种子。
这本书对“业力管理”这一概念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剖析。比如书中提到一个案例,有一位企业家总是真诚地对待员工和合作伙伴,关注他们的需求并尽力提供帮助。结果他发现自己的企业在困难时期总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支持和机遇,事业也蒸蒸日上。
这正是业力管理的体现,他的善举所产生的积极业力回馈到了他的事业上。书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清晰地呈现出业力管理的核心要点。
“业”的第一定律说:你想得到什么,你就先帮助别人获得它。
“助人者,人恒助之;善人者,人亦善之”,这句话一直被视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理念之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全力以赴地使他人获得成功,然后你自己的事业就会成功,你无需忧虑,甚至不用想太多。
书中列举的大量真实案例,让这些理念变得更加生动可感。从实际角度来看,《业力管理》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策略。它不仅仅是理论的阐述,更是一本行动指南,指导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业力管理法则。它教会我们要保持善良、真诚,积极地为他人创造价值,因为这最终也会回馈到我们自己身上。
比如:
要相信所有事物的成功几率都是百分之百。
你相信什么,就会看见什么,就能实现什么。
去幻想成功后的场景,越具体越好,这样有助于你获得成功。
当你知道所有的成功几率为百分之百时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帮助事“业” 伙伴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你只是努力的使对方获得成功。
业力管理一直都是一种自然的直觉,我就觉得应该这样做。
你的心会指引着你,去做你真正该做的事,而当你做成之后你会意识到,我就觉得应该这样做。
当我们决定要做什么,要说什么,甚至仅仅要想什么。我们的意识都会深深地记录下这些活动。任何微不足道的行为都会在我们的意识里种下种子,它将触发一股小小的能量,并使其在未来的某天从我们的意识里返回出来,决定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总的来说,《业力管理》是一本极具启发性和实用性的书籍。它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成功和幸福的新大门,值得每一个渴望改变和成长的人认真品读。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践行其中的理念,我们的人生必将发生积极而深远的变化。
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它就像一位智慧的导师,引领你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推荐给所有正在寻找人生指引和成功之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