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研究和见证作为评估心理学理论和治疗的证据是毫无价值的。”[p62]
最近电视上总看到关于江湖郎中行骗的新闻,为什么明明是众所周知的手法,还是会有这么多人去相信?同样,很多健康产品的广告,不知道它的疗效是真是假,听了几个所谓的治愈者描述后,很多人都会蠢蠢欲动,可见个案的威力之大。
不论哪个科学理论,
“从个案研究或临床经验中获得的灵感,在特定问题的早期研究阶段或许比较有用,因为它们可以提示哪些变量需要进一步研究。”[p62]
但是在科学研究的后期,它不再有效,因为
“个案研究和见证叙述都是所谓的‘孤立事件’,缺乏比较性信息,而这种信息对于排除其他可能的解释来说是必要的。”[p62]
新闻媒体的其中一个特性是时效性,它能确保读者看到最新的信息。但也正是因为它的“鲜活性”,导致人们总会偏信于某个当前的问题。
飞机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从开发到现在的载人运营,它经历了上百年的科学研究,人们用无数数据证实了,客运飞机是安全可靠的。
可是,一旦发生空难,通过新闻媒体的不断渲染和报道,公众在这些“鲜活”的信息里解读到:“飞机是不安全的,比其他任何交通工具都不安全,千万不要去乘坐!”
这就是个案“鲜活性”的力量,它可以用一次小概率事件推翻整个科学研究结果,导致公众偏听偏信,甚至造成群体恐慌。
再来说说大家感兴趣的星座问题。“占星术”、“色彩性格”、“星座属相”……这些总会把人说的一愣一愣的理论到底是不是科学?我想答案显而易见。
之前网上有流传着一张图,揭示的就是大部分星座中的性格描述都有同样一句话:
大家也可以自己百度这句话试试“过于温柔 经常把爱人惯坏”这句话,天蝎座、双鱼座、水瓶座等星座的描述中都有。
其实,只要掌握技巧,背诵出这些大多数人的个性描述话语,人人都能进行“性格解读”。
可恨的是,当前社会,许多人都靠着这种伪科学,靠着公众的盲信盲从发家致富。伪科学的观念已渗透了整个社会,从书架上的各类伪心理书籍,到社会中的笔迹学家、占星师、通灵师,人们通过不同方式愚弄着公众,亵渎着科学。
总而言之,伪科学的传播所造成的代价是巨大的。这不仅需要公众擦亮双眼、批判选择,更需要各类社会群体端正科学态度,不让这些伪科学行业肆意横行。
全部章节的传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