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完山下英子的《断舍离》,让我还是有一些震撼了,因为我一直以为断舍离是一本教人如何去整理收纳的一本书,然而看完以后才发现,她更多的讲的是对生命的整理。
其实一直以来就有那么一个想法,那就是屋子里的状态和你内心的状态是相对应的,我自己能够深深的感觉到自己进入卧室以后那种压抑的感觉,想要去收拾收拾,可是总也提不起欲望,之前也参加过一些整理收纳的课程,可是过后生活又恢复原样,物品越积越多,还在心里觉得是收纳的工具不够而已,就在最近有些整理欲望的时候就已经在盘算着入手一些收纳的容器。可是《断舍离》这本书却告诉我们,把物品的数量精简到一定程度,那么就可以不用做收纳,让物品舒适的待在某个空间就可以,取用方便才会形成良性循环。
一边看书一边在回想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垃圾,像是以前减肥成功的时候买的特别喜欢的衣服,虽然大部分都该捐的捐掉,该送的送人,但还是留下几件自己当时特别喜欢的衣服,想着自己总有一天还会瘦下去,一定会再次穿上它,看吧!人的无意识行动是多么的诚实,虽然口口声声的说接受现在的自己,胖也美丽,可是行动却暴露了自己真正的想法。还有一些已经不适合的耳饰,因为便宜买的一次都没穿的衣服,即使穿上也感觉很别扭,扔了又感觉可惜,就那么静静地躺在衣柜里,还有好久不穿的鞋子,别人送给自己的已经穿不上了的品牌衣服,过期的化妆品,过期的卫生巾……好多好多垃圾,还有隐藏在家里黑暗角落里的“陌生的大叔”,就这样把自己天天陷入一堆一堆的垃圾堆里,那种无能为力,想改变又没有头绪的感觉,被朋友发现卧室脏乱差而羞愧的感觉,被老公斥责不喜欢收拾整理的感觉,真的很不美好……
就在我想要去做一些改变的时候,就无意中从微信读书翻开了《断舍离》这本书,一开始读就停不下来,一边阅读一遍思考自己的生活状态,才感觉豁然开朗,因为之前参加收纳整理课程在课程开始之初就是整理衣柜,把所有的衣物堆放在一个地方进行分类筛选收纳,想想这么大的工程从那次整理之后再没有勇气开始了,《断舍离》中一个案例中说到从扔一双筷子开始,给了我自信,不给自己设立太高的目标,就是从手头的一件小事开始,不知不觉今天已经完成好多处的整理。考学历的笔记已经在上次整理掉了,可是那些书却被我保留下来了,因为本科还没考完,想着或许哪天想考了还会继续考下去,然而心里也明白这个或许可能永远也不会实现了。毅然决然的处理掉了一摞的书,还有孩子以前画的画,本子,彩笔蜡笔……居然收拾出来一整行的隔板,那些挤在边边角角的杯子终于可以舒舒服服的待在柜子里等待主人的宠幸。真的让人心情舒畅……
这些天可能还会断断续续的去清理一些不喜欢的没用的垃圾,慢慢让生活恢复生机,形成良好的新陈代谢,这是一个长期的不断精选的过程,有很大可能以后会一直进行断舍离吧!
仿佛看见了美好生活在像我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