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段时光。
公公婆婆总是起的特别早,大约清晨六点左右。刚来到这个家的时候无法理解:清晨时分是最好睡懒觉的时候,他们怎么会起得这样早。后来也慢慢懂得了,这是两位老人多年以来的习惯,早起准备一天的生活,节奏不容易被打乱。而且早睡早起身体好,更容易健康长寿。多亏了公公婆婆的勤劳坚持,我们每天早上起来才会有热饭热菜吃,不管是燥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日。十年如一日。
刚开始住下的时候不适应,加上大宝小时候睡眠轻。他听到一点点响动就会醒来,眼睛都没睁开,就直接翻身从床上坐了起来。然后再揉揉惺忪的睡眼兴奋地叫道:“爷爷!爷爷醒了!”
有时晚上失眠熬了夜,就会睡不醒。有时候有起床气,还会抱怨几句,后来慢慢习惯了,直接给他穿好外衣,让他出房间去玩,在爷爷奶奶的身边上窜下跳去。这个时候继续躺下,还能睡个回笼觉。
大宝是个好动的孩子,喜欢跑来跑去,离家半年,他对于家里的一切都很好奇,一刻也安静不下来。他的性格活泼,又有自己的想法。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会说出来,也不管其他人的感受。
小宝稍微安静一点,他的睡眠质量特别好,睡熟的时候雷打不动。他是个爱笑的宝宝,吃饭、走路、玩耍时都能看到他的笑容。特别是搞破坏的时候,把刚叠好的衣服扔的到处都是。每次看到他天真的笑脸,心都化了,哪里会舍得教训他。不过还是得说他几句,告诉他这样是不对的。妈妈收拾了一个小时,就是给你这样弄乱的?
有了两个宝宝以后,我和宝爸有了明显的分公。小宝刚刚周岁,他比大宝更需要妈妈一些。我就主要负责小宝,宝爸便主要负责大宝。大宝基本上不需要抱了,也能自己吃饭、穿衣和穿鞋,独立上厕所。他做什么都劲头十足,总是不知疲倦。充电五分钟,通话十小时。他是爸爸身后的小跟屁虫,爸爸去哪里他就跟到哪里。特别是放假了以后,他更是从早跟到晚,直到睡着了觉。有时做梦说着梦话都是:爸爸,别跑!
小宝这会儿还特别依赖我,时时刻刻要见着妈妈,不然就会号啕大哭。散步的时候,吃饭的时候,做家务的时候。最让人郁闷的是上厕所的时候,他见不着妈妈也要哭闹。到这个时候,只能让爸爸或爷爷奶奶抱着去屋子外面转移注意力,不然我可能就无法决定自己上厕所的时间。
小宝的身体和器官还未发育完全,说话咿咿呀呀,走路跌跌撞撞,他对于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未知的,懵懂而又脆弱。他需要无微不至的关怀,耐心和细心的引导。这时候给予宝宝安全感,与他建立好信任是最重要的事。面对他最不能少的就是笑容,经常微笑可以起到鼓励的作用,宝宝也会更加勇敢哦。
家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段时光。出自龙应台的《目送》。
从我们出生以后,便是一个逐渐离开父母、离开家的一个过程。我们大多数人都会离开家,去学校学习,去拼搏事业,去很遥远的地方。以一年来算,我们陪伴家人的时间有时甚至不到十分之一!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与家人在一起的日子,过一天,便会少一天。
如果此刻你仍陪在家人身边,手头上又没有什么特别要紧的事需要处理。不妨放下手机,好好享受一下陪伴亲人的时光。抱一抱年幼的孩子,握一握父亲母亲的手。你会发现,孩子在悄悄地长大,父母也逐渐地苍老。这样在离开家的时候,也不会有那么多遗憾。体会过相互陪伴的温暖,这份温暖不会消失,它会一直存在。在最痛苦的时候,作为最强有力的精神支柱,支持我们坚定地走下去。
[无戒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