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晚了,不想写了,时间已经超了入睡的时间。用了一晚上的时间,写了关于理性情绪这本书的读书分享。
大家好,我叫华伟,来自河北省唐山,首先感谢圆缺小姐姐的邀请,当时我想的是在圆缺小姐姐的心理成长社群里,慢慢泡着,跟着学习,但不知道怎么的,自己突然被圆缺小姐姐前两天叫来让我分享这本书。当时的我一脸懵逼,我自己感觉还处对于这本书完全没读懂的状态,因为我在参加永澄老师的英雄阅读团跟读中,到现在已经完全忘记了书中的内容,但现在还要重新拿起书本,做一项挑战自我的分享之旅。
接下来,我先介绍一下我的标签和成就事件
目前三个标签:
做自己的个人成长教练、心理咨询师、身心灵疗愈师,
特长:喜欢读书、健身、瑜伽、爬山等各项活动。
最有成就感的3件事:
1、利用一本书,《成功,动机与目标》通过自我提问的方式,开启了思维意识的觉醒。
2、成功帮助了几十人启发了思考,更有成就的是帮助一些人成功的从思维认知0到1的一个重大转变。
3、建立了一个终身成长的社群,用自己的一种自我探索的方式一直在启发和引导小伙伴们的成长
《理性情绪》
这本书,在上面我已经说过了,是参加永澄老师的英雄阅读团的时候接触到的,当时只是处于跟读状态,那时候自己也是认真的阅读、思考了,但距离到现在好几个月了,自己完全已经忘记了书中的内容,但我再次接受这次挑战,重新去阅读的时候,大家知道发生了什么吗?
我居然挖掘到了自己第一本书获得宝藏的那种惊喜,这种惊喜,是无与伦比的,我也不知道如何说,本以为这种惊喜距离我太遥远了,因为我在第一本书获得宝藏惊喜的时候,我已经摸索寻找了很久,到底是什么方式还能获得这样的宝藏。
我重新拿起书的时候,我习惯了检视阅读,然后就看着书的封面进行了检视阅读,这本书的正面的封面很干净,左边是一段英文,右边就是四个字,当时我就处于一种好奇心,左边的英文促使我想要去把它翻译出来,我想看看这段英文是什么?
这是百度翻译的 怎么固执地拒绝让自己为任何事情痛苦,是的,任何事情。(问why)
但在接下来的阅读中,我在第1章中看到了这个答案,
面对任何事情你都可以完全不让自己痛苦。任何事情?真的吗?确定吗?没有胡说八道?是的,它确实可以做到,前提是你需要仔细去听并努力接受和使用本书中的内容。你会去听吗?会去做吗?你会去思考、感受和行动吗?你肯定会的。我希望你会!
(这个问题是贯穿整本书最核心的问题,同时,问题即答案。问why)
当时我就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好奇,然后就思考,无非就是作者提的一个问题,然后用理性情绪的方式去解决被,那作者是用什么方式来解决的,我开始带着这个问题去书中开始寻找答案了。
在书的封面,我又看到了一段话,我觉得这就是作者给我们的答案。
缓解情绪带来的痛苦,我们需要做到三点。(模what)
第一,[endif]无条件地自我接纳;
第二,[endif]无条件地接纳他人;
第三,[endif]无条件地接纳生活。
本书将传授你不再为各种事情烦扰,把注意力集中于生活中的积极方面的妙法。一旦没有任何事情能够在伤害你,那么你距离永远幸福快乐的至高境界就不远了。
如果大家了解过成甲老师的《好好思考》这本书中的“问思模”,我想大家更能容易听懂和理解的,如果没看过的小伙伴们,可以去看看这本书。在这里,我先简单说下,
“问思模”知识体系的核心框架:基本问题-思维方式-具体思维模型。
为什么我要在这里说这个呢?因为这个跟我今天分享给大家关于这本书的思考有很大的关系,大家先跟我的思路继续思考下去。那我前面已经找到了关于“问思模”的一个问题和一个具体思维模型了,那还缺少一个什么?那就是思考方式,这样,我们就开始带着这个问题,去思考作者的思考方式,他是怎么在书中进行思考输出并展现给我们的呢?
大家看过书的小伙伴们,我想都知道作者用了一个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EBT)的方式,同时作者利用了REBT14种观点加实践练习的方式来帮助我们改变三种认知、行为、情绪之间的关联性。(思考方式 how)
那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REBT的话,怎么说呢。这个问题同样在书中,作者已经回答了。
当人们按理性去思维、去行动时,他们就会是愉快的、行有成效的人。人的情绪伴随思维的产生;情绪上的困扰是非理性的思维所造成。
理性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适度的情绪反应;
而非理性的信念则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当人们坚持某些非理性的信念,长期会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会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
而作者又同时说了一句理性情绪行为治疗的方法:
就是让来访者意识到自己的非理性的思维模式,并与之辩论,从而达到“无条件的自我接纳” (思考方式how)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们知道完成了一个“问思模”知识体系的宝藏挖掘了。那我们也很好的清楚了作者的思考方式,他的真实意图了,只要我们掌握了作者的核心思想,那作者的这本书,还有作者的整个一系列的书,我们就会有一个很好的主脉,以点带面的形成一个知识体系了。
如果再加上一个三连问思维模型方式的话,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前面的挖掘的内容已经有了是什么和为什么,而最后只剩下怎么做了,而这个答案正好在前言的最后一段,作者都给出了答案。
面对自己、他人以及周围世界出现的问题,我们要怎么办呢?首先,要明确意识到人具有通过绝对化的“应该”、“必须”和“一定要”引发不必要心烦意乱的天性。然后,尽可能地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不合理性。
最后,真正地、符合逻辑地、有效地与这些不合理性进行辩论。辩论需要从信念、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进行——如何与其进行辩论呢?这些在本书中有详细的介绍。为了能够真正实现“理性情绪”,当你实现了上面所说的建立基本的合理应对观念之后,还需要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思考方式how)
这本书的整体思想大概就是这样子了,从根上读懂了作者的真实意图,剩下的关于怎么做的方面,就需要大家花时间在实践中去进行刻意练习了,我相信一句话,思维决定行为,只有打通了思维,才能更好的在行为上做事。感谢大家的聆听!
我用的是成甲老师的问思模+三连问的方式来拆解的。
完成时间:2021.03.04 21:00-22:30用时一小时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