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留学生圈里比较火爆的一个事件是一起英国博士生迷奸多人的案件。
被告是一个在伦敦大学学院获得工程学硕士学位,并且继续攻读博士的广东男孩。
父母都拥有光鲜亮丽的职业,挣着很高的工资。
这样优秀的家庭条件,他本来可以拥有几乎完美的前程。
然而在2023年底,伦敦警方在他的公寓里搜查到了各种酒精、迷药,甚至还有毒品。
随后警方发现4年间,被告对包括中英等十名以上女性进行了迷奸。
根据原告控诉,被告使用针孔摄像头偷拍不同的受害者,将麻醉剂加入其饮料,然后实施犯罪行为。
他甚至保存了强奸记录视频和受害者的物品,以示纪念~(证据确凿,这是在给自己埋雷吗?)
目前预计面临终身监禁。
这让小猫再次深刻地意识到一个道理:
留学是无法改变一个人性格的。
相反,留学生活会放大一个人原本的性格。
在很多漫画和小说中,一些富二代犯了事之后,家人就会请律师进行无罪辩护,然后送他们前往国外留学,反省自己。
虽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这种人反省自己的可能性很小。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有足够经济能力的家庭的首选留学地是美国,其次是英国或瑞士。
它们在药品使用和性行为方面的管制都是相对放宽的。
在这些国家生活,留学生会感到非常自由和独立。
像是放飞自我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本身性格的展现会更加明显。
哲学家奥古斯丁说,世界是一本书,不旅行的人只能读到其中一页。
然而剩下的那些书页,有好有坏,就看一个人如何选择。
渴望学习的人会得到更丰富的知识,渴望爱情的人会得到更多的机会,而那些本就带着恶意的人,会继续,甚至加深他们的恶意。
例如这个案件中的被告,在中国的时候他就曾经强奸过几个女孩,到了英国,既有光鲜的身份掩盖,并且在这种药品管制不够严格的情况下,他的行为只会更加肆无忌惮。
只能说,从现有的社会情况来看,威慑力和强制性的存在是件好事。
因为随着社会发展,人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约束自己的难度也就越来越大。
所以有时候选择留在国内深造反而是比较轻松的。
因为国内的法律制度在某些方面更加细腻和严格,比如尚未废除死刑。
很多人觉得留学的目的是为了“镀金”。
但实际上,无论是金子还是铁块,都是本身就存在的。
而一次留学经历,能让金子闪耀光芒,也能让铁生锈得更加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