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杭州有太多著名游赏的地方。且不说西湖上的断桥残雪,三潭印月,苏堤春晓,还有著名的虎跑寺,千岛湖等等,光去这些地方就要跑上几天。
此次来杭州,我只去了灵隐寺领略飞来峰造像,被神奇的石刻惊艳,对寺院悠久的历史怀想。
游完灵隐寺,一个夜晚,我浏览“大众点评”时,看到杭州市区竟然有一个古镇,叫做“西兴古镇”,据说完全没有被商业化。于是,打算第二天去游一游。哪怕天有小雨。
实际上,雨中游古镇再合适不过了。
乘地铁1号线,不久就到了。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我撑一把雨伞,缓缓走在一条小路上。迎面,一座孤零零的房子,稍显古旧的墙壁上写着“西兴古镇—老街深巷尽显时光魅力”。这般有点诗意的句子,让人顿时来了兴致。
可是,我在附近几处破旧的屋子边上转来转去,看到的不是要寻找的古镇,心中不免有点失望。但转念又想,管他呢,既然来了就到处转转吧。
一直转悠,路上有一滩一滩积水,几辆私家车从身边轻轻驶过,很怕溅水到行人身上的样子。我选择一条不通车的小巷,走进去。渐渐,就望见古镇的影子 。
小街的白墙上,写着“千年古镇”。是啊,西兴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就在此筑城拒吴。
再往前走,就望见家家户户的房檐下挂着红灯笼,温馨又喜庆。又见一座白色墙壁,写着“灯笼之乡”。如今,古镇还以制作灯笼喜挂灯笼,远近闻名吗?
在纷纷扬扬的细雨中,我轻轻走过古镇的小街。四周静悄悄,不见人影,天地间唯有沙沙的雨声,和打在伞面上滴滴答答的声响。
很久没有这样静谧的感觉了。
走到小街中段,一个小路口左拐过去,就是一座小小石桥。走上桥才知道这是一座古桥。仔细辨认桥柱上刻着的阴文,依稀看出是“屋子桥”三个字。
这时,一位白衣姑娘也在小桥旁逡巡,她也在识别年代久远小桥上的字迹。我和姑娘讨论起来,为什么叫”屋子桥“呢?大概早年时光,桥总是用来聚会的场所,聚集就需要屋子做落脚地,甚至可以在屋檐下搭台唱戏,那么,叫”屋子桥“就不为怪了。
屋子桥始建于明朝,后来毁坏,清朝时又复建起来。
告别了白衣姑娘。细雨中,走过小街,跨过古桥,满眼都是安静悄然户户相连的人家,不见庞杂。我诧异,在杭州这样现代化的城市,在距离“浓妆艳抹总相宜”的西湖不远处,竟然,有这样古拙、没被强劲商业侵蚀的一方天地。
我还诧异,在有雨的日子,有如神谕,引导我从西湖之滨来到这处世外桃源,让我在微雨中静静走一段古街,走一座古桥,领略一段平凡日子里不平凡的古朴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