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份最后一个周末,南京举办书展,机会难得,趁此机会我足足逛了两天。平时总听到别人说,现在看书的人不多了,何况买书看的,可通过这个展会能看出有读书习惯的人还是蛮多的。这次书展规模很大,我从没想过书展可以办得这么大。场地不用说,在新庄国际展览中心,进去后人挤人,简直就是春运时候的火车站,这种氛围给我很大的震撼,超出了我对书展的认知。逛书展和逛书店是两总状态,去书店买书更有一种仪式感,思想和肉体都要先做充分的准备,然后才鼓起勇气推开书店的大门,经过一番精挑细选最终买下几本,然而带回家后翻过几页,就成了秘籍被珍藏起来;书展就平民化了,去书展买书更像是在下班回家的路上,路过一个菜市场,进去后一定要买到晚饭要吃的菜一样,让书成为了日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书展少不了作家、学者的助阵,在这里遇见了从没想到会见到的人,很开心,很激动,通过这件事我总结出一个道理:渴望得到的东西,只努力争取,总有一天会实现的,至少能实现一部分。
聊红楼梦,免不了提到87版电视剧,电视剧已经上映三十多年,这三十年,人们一直关注着红楼梦中人,甚至将演员的命运和所扮演的人物的命运联系起来,给演员的身份增添一层神秘感。我见到了一个很特殊的人物的扮演者,香菱扮演者陈剑月。我对这位演员不怎么了解,但是对香菱太熟悉了,心里发出了对命运的感叹。通过演员的言行举止,能看出她的生活还是受到了扮演角色的影响,亲身经历了红楼梦的拍摄,让之后的生活她的生活也多了些故事。通过演员自己谈论红楼梦拍摄过程,可看出这部著作在文学领域和对社会影响的重要性,拍摄过程演员很艰苦,支撑他们完成拍摄的是心中的信念,现在这个受利益驱使的时代,很难有人能沉住气做这件事了。
汪曾祺先生的儿女为《汪曾祺全集》发布会而来,这套书在出版社的努力下,历经八年的整理,终于面市。汪先生师从沈从文,在西南联大生活过,作品中很多地方都有昆明的影子,我的思绪回到了西南联大时期的昆明,文化巷,文林街,小西门,校场路,这些街道的名字都和那段故事有关。做为吃货一枚,当然读过他的一些书,从中能看出他对生活的态度,认真,乐观,不抱怨。提到汪曾祺先生离不开沈从文老师,巧的是前天晚上我睡前还在看《湘行散记》,他们俩都是我很喜欢的作家,尤其喜欢他们对生活的态度。汪曾祺儿子汪朗和他长得太像了,女儿汪朝更像妈妈吧,看来头秃这个事儿遗传,有照片为证,连秃的位置都遗传,有的人从前往后按顺序秃,有的人从中央向地方秃,挺有意思的。
蒙曼老师光临了书展,同时带来两本书签售,本人和电视上看起来还是有点儿不一样的,本人看起来很朴素,也很瘦小,可心灵太美了,接地气的美!慕名而来的人相当多,那场面真的可以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来形容。签售的队伍更是见不到尾,我就去别的地方转了,想着怎么也得排一两个小时吧,就因为我这种做什么事都不着急的性格,狠狠地教训了我一顿。当我再回来的时候,现场几名志愿者在收拾东西,几个人正拿着书满脸带着幸福的往外走,哎,如果我早回来一分钟都能赶上了,可生活中没有如果,就这样,我错过了和蒙曼老师交流的机会,哪怕可能只是一个眼神。来了一趟怎么也得知道蒙曼老师签字长啥样不是?于是我厚着脸皮在场地边找到一个手里拿着蒙曼老师书的女孩儿,在扉页拍了张照片,女孩儿的手很漂亮!
现场一个姑娘提问道:怎么理解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蒙曼老师笑着说:人呐,有时候得认命,虽然你很努力了,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功,也只能认命了。停顿了一会儿,点了点头。是啊,我也得认命,我的习惯决定了我的命运,在这件事上,凭以往经验觉得排队等待的时间会很长,所以没能耐心的去排队,不排队是要担风险的,最终错过了签名,所以今天我吸取昨天的教训,交完费老老实实的排队去,当然,排队时和周围人聊聊天,时间过得挺快的,黄执中老师,本人比电视上好看,有台湾人特质。
好事成双,签两本,送你一本,多少也能弥补一点儿昨天的遗憾吧。
这个周末遇见了很多文学学着,教授,以前上学都没这么好的机会,生活,和文学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