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快三岁4个月了,今天下午我上班的时候,他一直跟过来,说要送送我。而且一直跟着我到电梯门口,安静地看着我上了电梯。在电梯门快关上的那一刻他还是有点情绪,喊了一句“妈妈出来”!电梯门关上后没有听到他哭闹的声音,应该是理性战胜了情感。这是以前没有的事情,就在春节之前,每次我上班之前他都不忍直视,不能和我再见,每当我要出门之前,他都掩耳盗铃般地装作自己在忙一件事情,或者由奶奶带着他到另一个地方玩儿。最近他似乎真正懂得了妈妈上班只是离开一段时间,然后一定会回来。所以在我上班前比较放松,前几天虽然不能说再见,却可以做到静静地看着我做一切上班的准备。他自己仿佛也在探索和妈妈分离的接纳程度,今天算是迈出了一大步。
而且,最近几天他能自如地区分“你”和“我”了。之前他一直称自己为“你”,虽然我们多次跟他讲解其中的区别,他只是记住而没有理解。所以在肚子饿的时候一直坚持说“你要吃饭”!
从这些现象来看,他的心理发展前进了一大步。不仅成功地面对了和妈妈的分离,同时也懂得了自我和他人区别。对婴幼儿来说,和妈妈的分离也是一种挫折。李老师说过成长必然伴随着挫折,适度的挫折有利于人的成长。
这里出现了一个关键词:分离。人世间有太多的爱以聚合为目的,唯有亲子之爱是为了分离!这里的分离是心灵的自立,不是情感的生疏。让我们善待一次次的分离,呵护孩子的成长!呱呱坠地的一瞬间,孩子经历了第一次痛苦的分离,而这样的蜕变只是一个开始,从此,断奶、自理、入园、分室而卧等等分离将接踵而至。审视孩子的成长过程我们不难发现,一次次的分离让孩子渐渐长大,作为孩子的陪伴者,我们在孩子与自己的分离过程中,最应该注意的正是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