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被“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坑了
我们都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更何况如今是终身学习的时代,不少小伙伴会下载各种知识app,报各种各样的训练营,买各种知识类的书籍,勤奋学习、不断积累。然而这样持续一段时间后,总感觉自己还是原来的自己,并没有变的很厉害,依然过着朝九晚五甚至九九六的乏味、疲惫的生活,依然找不到人生的方向。为什么明明我已经很努力了,还是感到迷茫?于是你报更贵的学习班,和牛人、大师一对一交流,希望得到指点迷津,一朝解决长久的困惑、走出迷茫。结果发现大师一通教诲,居然是初中老师早就讲过的那些人生大道理······于是又回到迷茫的死循环:我明白这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这样的结果让人瞬间泄气,我努力读书还有什么用呢?
迷茫的原因在于看不到自己的进步
以前明明不是这样的,上学的时候,努力读书,就会取得不错的成绩,老师家长都会表扬,最终还会有很大概率考上不错的大学,进入改变命运的快车道。所以说读书还是很有用的,为什么现在感觉不到?因为学校有针对你读的书,有一套定期的、标准的、精确的反馈机制,包括每天完成并且有老师检查批改的作业,各类小测验,期中、期末的考试,都可以及时评价你学习的效果,很客观地反映你的进步,从而产生持续的激励和成就感。进入社会就完全不同了,你读多少书,除了一些职业资格类的,你的公司乃至整个社会并不会给你安排一个科学、合理的考试来定期考察你的成绩,让你明白自己的进步。反馈不及时,激励不可见,自然就会迷茫。如果说学生时代身处的是河流,不论向上游还是下游都有明确的方向,那么进入社会就好比跳进茫茫大海,好像哪里都能去,但是又似乎哪里都到不了。
在茫茫大海中找到自己的指南针
所以,你迷茫不是因为读书没用,而是你读书的价值没有获得有效评价和反馈。下面给出几条笔者总结的小tips,希望能帮到同样迷茫的小伙伴:
1.确立自己的优势。看到别人学英语,你也改进买了英语;看到别人谈表达能力,你也赶紧去学表达······对于时间和精力都有限的普通人来说,四面出击的结果注定一事无成。所以把确立优势作为第一步,正是为了缩小评价范围,让寻找参考点变得更加容易。假如你把自己随便哪个方面都让人给你品头论足一番,你确定是在寻找方向而不是找虐么?可能有人会说自己没什么优势,这是对自身的误解,《了不起的盖茨比》开篇,盖茨比的父亲就告诉他:任何人都有他独一无二的地方。所以,这独一无二就是你的优势。这里还有一个容易陷入的误区是指导自己的优势却不敢确认,比如有的人擅长写作,可是又觉得和那些作家比起来,自己这点水平微不足道。问题在于,你是要和自己比,从自身优势开始寻求每天的进步,而不是一开始就和行业顶尖pk,所以放轻松,自己擅长、喜欢,而且能坚持下去就行。
2.找到一个好老师。明白自己的优势就找到了切入点,读书就有了方向和重心,接下来可以围绕自己的优势不断强化、提升。在读书这件事上,不论身处学校还是社会,作为引导者的老师都充当着很重要的角色,有一个好老师指导,比单打独斗要事半功倍。不过成年人找老师和学生有很大不同,学生的老师是被动存在的,老师说什么你听什么就是了,成年人则出于自己的需要老寻找老师,主从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效率也会提高不少。从这个意义上说,其实成年人的进步可以比学生快很多,你在原本就自己擅长的领域找到加速器,当然跑的更快。读到这里,有没有很兴奋?你真的没有必要迷茫,一旦明确了读书的方向,其实你可以比过去上学时做的更好、进步更快。
3.融入网络大潮。网络时代,人的触角可以极大深入到社会各个方面,接触到各种牛人,这为你建立高效链接、获得高质量指引提供了很大便利。例如本人参加了一个读书小组,发起者古严老师定期分享他研究总结的最新的读书方法、工具,并且对其他成员的学习、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反馈,帮助我们不断获得硬核读书技巧,这让一直期望提升自己阅读能力的小伙伴们收益颇多。当然,还有更直接的方法,将自己的产品(可以是文章、手工、以及特长展示等)放在网络上,让广大网友充当你的评价标准,用实实在在的浏览量、销售量、点赞量等来检验自己的水平,根据大众的反馈实时调整自己的策略、精进自己的水平,终究可以获得指数级的增长。更何况,随着粉丝群体的扩大,还有可能获得流量变现等回报,为你提供更加持久的动力坚持下去。
所以,小伙伴们,不要指望无休止的盲目读书能解决迷茫,那样只会让你更焦虑。确立自身优势,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找到有效的指引与有效的评价标准,以可见的速度不断进步,你的迷茫会自然消失。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