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展老师的《枢纽》从一听说起家非常感兴趣,前后反复听课程和看书,获益良多。想把其中一些自己认为有意思的地方记录下来。通过读历史了解当下的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这个是施展老师给我最大的提醒。
一:为何而学:学习和研究历史意义究竟何在
政治、历史、地理这种文科类课程,现在在西方的观点中认为属于“屠龙之技”,虽然乍看上去没有什么用途,但是他们代表了一种了解复杂世界的方法,也培养了人在不确定的环境中,非定量的状态中,快速寻找自己的状态和位置。具体到学习历史这一点上,我认为至少有以下两个好处:
1.a 知道若干的概念
概念的理解,利于了解世界,看清世界。施展自己就在答疑举了一个例子,一位一出生没多久就失明的患者通过手术成功恢复视觉。他跟一般人视觉上出现了差异:他只有视觉,没有“视力”。比如一个杯子,直接跟他说面前有个杯子,他完全无法理解。只有他在听别人描绘并且自己摸过之后,才可以真正看见。学习和了解历史也是同样的意义,如果没有历史的眼光,许多现象之前只能看到,但是无法看见。
1.b 了解曾经的“套路”
个人认为,所谓的套路就是在人和人的博弈中摸索出的一种最优的,双方即不占便宜也不吃亏的既定路数,也可以是一种发展的趋势和方式,而这种套路,知道和不知道,差距是特别巨大的。
拿初中时期特别热衷的五子棋来说,如果按照通用的规则,黑子先手实际上存在必胜的“套路”。如果将相关几个开局的套路和走法都背诵下来,必然可以在课间十分钟,学校午休时间大杀四方。而这种时候,其实会存在一种学神级别的大牛,自己通过琢磨和推演,把一整套体系推导出来,也获得了大杀四方的能力。仅从五子棋的角度来说,“套路”是可以PK最对碾压的智商,这大概就是套路最显而易见的价值了。
对于历史来说也是如此,翻开史书,可以见到前人走过的无数弯路和进行过的无数的尝试,组建摸索出了一些套路和方法。这些套路可能在现代并不适用,但是摸索的方法与精神内核依旧是统一的,也是可以去好好摸索和学习的地方。
二:历史感悟一——人生如浮萍
在滚滚巨流的历史之下,人生的波动和变动都是沧海一粟。个人的努力如果没有时代的匹配将完全无法达到既定的效果和意义。个人到底可以做到多少的事情,与那个时代的情况,自己出生的群体,以及与自己可以了解到的情况息息相关。以下是书中几个案例:
2.a 中介性区域才能形成未来的统治性力量
在历史中中原和草原相互对抗的关系是很长一段历史中的主旋律。而在其中依旧可以划分出几个有意思的观点。其中一个是可以统一中原和草原的力量必将来自中介性区域,也就是长城乃至黑龙江一带。这一带即距离草原非常近,了解草原广阔和部落化的居住模式,也了解中原小农经济、官僚体系的管理思路。因此可以两边都吃得开,两边的力量都得以整合。例如慕容氏、拓跋氏等等,也因此在大融合的历史潮流下,此类型的力量群体得以逐步掌控全局,成为掌控者。
其次中国在明清时期通过中介性力量实现一个区域的动态平衡也是屡见不鲜。例如通过拉拢台湾岛上的中介性群体,实现台湾岛上生番、熟番、土著之间的动态平衡。同时大清帝国也是通过内蒙来实现对外蒙的平衡。甚至更进一步,在古代皇帝要想对抗世家大族,就必须扶持自己的势力,而自己的势力,例如阉党,在后续也逐步成为了可以左右整个政治格局的中介性力量。
再往深层次挖一点点,什么样的人更有可能掌握权力和地位呢?就是可以摆平多个群体和利益集团的人,也就是善于平衡的人,这种人的必要能力就是对各种不同的阶层和意识形态都要理解并能形成影响。而在古代,怎样才能成为这样的人呢?说实话,唯一的办法貌似只能是,投个好胎……
2.b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快速更迭
魏晋南北朝时期从曹家的魏开始,经历司马家夺权成立西晋。然后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天下大乱。后续无数的帝国出现又被吞灭,无数的英雄诞生而又失败死亡。他们在探索历史进程的路上都留下的重要的痕迹。前有苻坚、慕容垂、拓跋珪等对于胡汉统一的摸索,后续在东魏、西魏和梁的三足鼎立中,都不约而同的是由平民出身的士兵在乱世中掌握了政权,到达权力的顶峰。
要是回想一下整个过程,一开始的曹家和司马家都是神仙打架,后续五胡乱华之后各个群体的领袖都与王室有各种联系。一直到了后三国时期,终于平民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了一国之主。这个现象往回推个一百年无论如何都是不会出现的,这才是真正的时势造英雄。他们各自在那个朝代,把自己的自由度发挥到极限,可以探索的范围扩展到了极限,也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生。
而这种丰富多彩的人生,也唯有在乱世,才能实现。许多人可能会因此而死去,少数一点点人活了下来,建功立业,成为了大英雄。我却不知道在这些大英雄的内心深处,会不会更向往和平的年代?
三. 历史感悟二:因果循环
因果循环的宿命论,从一个较长期的历史时间中去看特别明显,也容易总结出一些以往小说、演义、戏剧描绘中不那么容易出现的结论。
3.a 草原和中原的相互塑造
中原群雄纷争时,武器和战略物资的好坏容易影响战果,因此有条件的国家肯定会向草原部落购置战马等战争物质,草原各部落通过交易实现利益最大化,自身也逐步壮大。而中原通过草原的战略物资实现统一之后,则会禁止再与草原贸易(不需要战略物资),导致草原必须形成强大的联盟才能组成成规模的战争力量来中原掠夺。而草原入侵又将导致中原居民南迁,导致南方精耕细作的模式形成,中原政权因此形成了新的税收来源,皇帝得以对抗世家大族并形成新的中央集权体系。最终在草原和中原的反复博弈之中最后形成草原和中原的大一统,通过中原的中央集权模式实现税收,再用收税收买草原的军事贵族,形成维持帝国同意的军事力量。
上述草原和中原的关系塑造,给我最深的感觉是——没有无缘无故的狠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每一次的挣扎,斗争,伤亡和牺牲都存在其意义和价值。而关键是能否看透并了解自身应该努力的方向。
3.b 燕云十六州和宋、辽关系
宋和辽之间是近似的中原和草原文明关系。但不同的地方在于辽占据了燕云十六州。而燕云十六州的占据导致了宋免于受到其他草原势力的侵袭。因燕云十六州的重要战略性地位,宋不得不与辽议和并提供巨额的经济补偿。辽通过经济补偿形成相对于其他草原势力的强大竞争力,得以一直压迫其他势力抬头。因此,正是因为有两强,才能通过外交的方式实现长期的稳定,对两边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空间。而后续此制衡关系的破坏,确实导致了辽的解体,最终宋朝亡于元。——双雄争霸优于多国纷争,同时三足鼎立则是相对而言更加稳定的结构。
3.c 近代和南洋组织的历史
近代与南洋组织之间有两个轮回关系。
关系一来自郑成功在明末清初的一系列海洋的经营和革命事业。明朝初期的准计划经济导致一定程度的海禁,进而海盗猖獗,形成了所谓的“倭寇”群体。此后通过口岸的开放,倭寇迅速消失,因为存在了更低成本的解决方案。此后郑成功一派在台湾的盘踞没有得到善终,原因在于清朝直接禁止了出海,自山东至广西一带全部海岸线以内二十里地不得住人,硬生生断去了郑成功的经济命脉。但是到了这一步,大秦帝国之纵横彻底失去了外部技术流入的可能性,自身的发展就跌入了“内卷化”的陷阱里面不可自拔。最终是经历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过程,才得以突破。大概这就是大清自己把自己坑了的过程。
关系二来自近代华南区域下南洋谋生的群体。这类群体包含潮汕、客家、福建、厦门等若干群体,为了保证安全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抱团组织。对当地土著形成了较大的竞争压力,同时也不受外来殖民者(洋人)的待见。在两边不讨好的过程中,南洋华人群体饱受欺负和折磨,逐渐形成了“中国要强大,我们才得到尊重”的核心诉求,打开了现代自我革命的开篇。后续无论是陈独秀还是孙中山,一开始自我革命中都存在着南洋华人的团队和资金。可见虽然大清抛弃了与海洋形成的交互关系,但随着历史的发展,最终还是不得不用更激进的方式打开了那扇原本紧闭的大门。
四. 关于当下的自我
读完了《枢纽》,自己大概可以记得几个要点,也应该可以通过这本书来梳理自己的历史以及未来。结合历史,不可回避的一点是,当下对于自我的定位必须结合当下国家的情况以及当下自我的特性。当以上这些曾经的过往,国家的现状,个人的特点都应了然于心,才能了解自己后续的路径。
4.a 国家的定位:枢纽
链接海洋大国(欧洲北美等一系列通过大航海起家的国家,同时也代表着当今的创新国家,例如美国)以及大陆国家(俄罗斯为主)的先进性,带领整个东南亚作为世界加工厂的职能,并将影响力顺着一带一路向东南亚、岛国以及非洲延伸,形成自己的影响力。总体而言就是枢纽的作用。
4.b 个人的定位:中介
虽然也可能可以考虑作为一个专业化的人才进行工作或者得到自己希望得到的钱财,但是综合自己各个方面的特点和特色,还是将个人的定位为中介,总体考虑了在时代快速变革中应该占据的一席之地,以及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工作得以尽快加速这一过程的演进。同时立足于现在的环境和趋势,去寻找到自己可以实现价值的地方。
————————————————————————————————————
洋洋洒洒,花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一边写一边看,一边看又一边改,把这篇读后感写完。内心的感想还是非常多。上面许多的论述自己在侧重点上把握不好,可能极大地影响阅读体验,在这里为有幸(不幸)读到的读者说句抱歉。
同时,对于最后的一段,到底通过读这本书,我本人是否对自己的理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是否知道自己后续应该走什么样的路。其实自己是已经有了答案并且一直在践行。希望后续可以进一步看到效果。
阅读笔记还会继续,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