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的文字内容来自《开卷八分钟》,虽然以前没有看过这个节目,但也久仰大名。而这本书,也可以称之为书评的合集作品,要写下对这样一本书的书评,不太容易,尤其是书中涉及到不少类型多样的书,以前并没有看过,只能做简单的了解(不过这本书也算是提供了一份高分),但是作者在书中的一些观点,还是挺认同的。
1、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的必要性
有些读书人容易有一种“人文沙文主义”,即有一种知识分子、读书人、学者,会认为只有符合他们心目中某种理念、某种理想、某种品位的书才是真正的好书,比如有人会认为《书城》上看见的那些书才是好书,而大众追随的、流行的书,就会不屑一顾。
我很认同作者所说的这一种观点:一个人,他看不懂任何更深入的学术著作,他只看于丹的书,只看易中天的书,这不是一种错误,更不是不道德,这很可能只是一种不幸。读书读得越多,越发现真正要读懂我们心目中所谓的经典名著,可能要有一点运气。比如你要生长在一个不错的家庭,有挺好的家庭教育,小学、中学都受到不错的教育培养。你慢慢走过这样一条幸运的轨迹,透过教育的养成培育出一种阅读能力,这种能力帮助你读到很多人没办法读进去的书。这时候你可以回过头,看看那些在读很浅、很通俗书的人,你会觉得他们鄙俗吗?不是,他们很可能只是不幸,他们不具备这种阅读能力。即便不具备,也要鼓励她们读下去,倘若他不能一上来就读《论语译注》,当然是读《于丹<论语>心得》。
其实,文字的使用,本身就和阶级的界定有着强烈的联系,文字教育本身存在着门槛,因此,对书籍的选择、阅读、吸收,在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人之间,确实会存在不同,如果以此带着“人文沙文主义”的态度去看待他人,而忽略背后的深层次的社会原因,是不合适的。
同时,阅读的层次是会变化的,如果,有些通俗书能够引起大众对阅读、对某些领域的关注,那么,相较于那些知识分子追捧的、大众无法理解的书籍,其作用,也不可低估。就像韩国的文字改革,从当时社会上层所坚持的汉字,到后来推广的朝鲜文,尽管上层人士认为后者不如前者科学、高贵,但后者在文化普及、国民教育上却发挥着前者难以匹敌的作用。
更何况,书籍的阅读与场景、身份等都有关联,一个卓有成就的学者,可能也需要阅读大众化的《育儿经》、《家庭菜谱》等,一味地鄙视通俗读物,其合理性和必要性还是存疑的。
当然,我也并不是为通俗读物背书或辩护,的确,有些通俗读物在价值观、思想观念等方面确实存在不足,就像我们不能把琼瑶小说、《小时代》和四大名著相提并论,而通俗文学中弥漫的一些浮躁气息也可能对读者产生不良影响。但是,一句话,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俗读物对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如何发挥,如何相抗衡,与作品本身、读者对主动性等也有巨大关联。
2、知识不是中性的。同样的书,同样的知识,由不同的人体现、构想甚至描述出来的时候是不同的,那些知识无法离开人和人的身体独立存在。
这不难理解,在上学期间,就已经深刻体会到这一点。人的认知结构影响着人对信息的接收、处理和传递。
3、在你事业败落的时候绝不能读太多励志书籍,读励志书会把一个人读傻。因为此后你会相信你走的路一定正确,即便偶遇失败也会视为一时的困惑,这样的人其实很可怕。
高考和考研期间,看到鸡汤文的感受是不一样的。高中时觉得,那些鸡汤是真的很有用很励志,仿佛只要自己足够努力,便会复制那些成功学长的历程,更何况当时整体环境都是如此,更加强化了这样的想法。而经过了大学多元思想的洗礼,即使是考研的特殊时期,面对有些机构的鸡汤文,你会知道,一味地相信这些,作用并不大,有看鸡汤文感动自己的时间,不如多刷几道题,不过也看到鸡汤文在同学中仍是很受欢迎,想想也是挺可怕的。
书中对具体的书籍做了不少精辟的解读,准备将来读完相应的书之后,再来翻翻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