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如今,我一听见“嗡儿,嗡儿”的声音,脑子里便显出一弯残月来,黄黄的,像一瓣香蕉似的吊在那棵榆树梢上;院子里是朦朦胧胧的,露水正顺着草根往上爬;一个灰发的老人在那里摇纺车,身下垫一块蒲团,一条腿屈着,一条腿压在纺车底杆上,那车轮儿转得像一片雾,又像一团梦,分明又是一盘磁音带了,唱着低低的、无穷无尽的乡曲……
这老人,就是我的母亲,一个没有文化的、普普通通的山地小脚女人。
【分析】
由听觉到视觉,形象地描绘出了母亲纺织的场景。运用比喻,使场景描写更加形象生动,接地气。
【刻意练习】
如今,我一听见“沙沙,沙沙”的声音,脑海里便显出无边无际的天空来,碧蓝碧蓝的,像一面镜子似的嵌在目光所及处;田野里是明亮金黄的,蟋蟀正顺着芝麻杆往上爬;一个带着大檐帽的老人在那里给打芝麻,身后铺着一个旧床单,一只手倒提芝麻杆,一只手拿镰刀把用力敲打,手腕跟着来回摇动,芝麻密密麻麻地落在床单上。那芝麻杆抖得像一阵风,又像一阵雨,分明又是一场演奏会,奏着高亢的、绵延不绝的喜悦........
这老人,就是我的母亲,一个终生与田地为伍的、普普通通的农村妇人。
【对比思考】
原文真实朴实,令人感动。我利用儿时的记忆,试着塑造了一个农村妇人的形象,有两处不对照,自我感觉挺真实的,忘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