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量提升
- ES6之前我们一般使用var来声明变量,提升简单来说就是把我们所写的类似于var a = 123;这样的代码,声明提升到它所在作用域的顶端去执行,到我们代码所在的位置来赋值。
function test () {
console.log(a); //undefined
var a = 123;
};
test();
- 上述代码a的结果是undefined,它的实际执行顺序如下:
function test () {
var a;
console.log(a);
a = 123;
}
test();
- 再看一个:
a = 1;
var a;
console.log(a); //1
- 第一眼看到的时候是不是会认为undefined, 记住声明会提升到作用域顶端。
- 下面来看一道经典面试题:
console.log(v1);
var v1 = 100;
function foo() {
console.log(v1);
var v1 = 200;
console.log(v1);
}
foo();
console.log(v1);
//undefined
//undefined
//200
//100
函数提升
- javascript中不仅仅是变量声明有提升的现象,函数的声明也是一样;具名函数的声明有两种方式:
- 函数声明式
- 函数字面量式
//函数声明式
function bar () {}
//函数字面量式
var foo = function () {}
- 函数字面量式的声明合变量提升的结果是一样的,函数只是一个具体的值;
- 但是函数声明式的提升现象和变量提升略有不同
console.log(bar);
function bar () {
console.log(1);
}
//打印结果:ƒ bar () {
// console.log(1);
//}
- 执行顺序相当于:
function bar () {
console.log(1);
}
console.log(bar);
- 函数提升是整个代码块提升到它所在的作用域的最开始执行
- 思考下面的问题(看明白函数声明式提升下面的问题大概可以理解为什么输出1而不是2了吧):
foo(); //1
var foo;
function foo () {
console.log(1);
}
foo = function () {
console.log(2);
}
- 这就是函数优先规则
- 下面这段代码,在低版本的浏览器中,函数提升不会被条件判断所控制,输出2;但是在高版本的浏览器中会报错,所以应该尽可能避免在块内部声明函数
foo(); //低版本:2 //高版本: Uncaught TypeError: foo is not a function
var a = true;
if(a){
function foo () { console.log(1); }
}else{
function foo () { console.log(2); }
}
小结:
我们习惯将var a = 2;看做是一个声明,而实际上javascript引擎并不这么认为。它将var a和a = 2看做是两个单独的声明,第一个是编译阶段的任务,而第二个则是执行阶段的任务。
这意味着无论作用域中的声明出现在什么地方,都将在代码本身被执行前首先进行处理,可以将这个过程形象地想象成所有的声明(变量和函数)都会被“移动”到各自作用域的最顶端,这个过程被称为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