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居家隔离期间,闲来无事,我把书架上的《平凡的世界》——这本改变我命运的书又看了一遍。
记得中学时代就看过不少路遥的中篇小说,比如《人生》、《在困难的日子里》等,都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但是首次接触《平凡的世界》,却是05年的11月份。那时刚刚高考结束不久,正是我人生中最迷茫困惑的一个时期。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所以一直在复读和入伍之间彷徨,以至于八月高中开课、九月大学开学,我却一直赋闲在家,无所事事,心中煎熬似火。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次上街办事,偶然在一家书店发现了一本《平凡的世界》,盗版的,纸质极差,字很小,看起来也不太厚。当时想着在家闲着也没事,买来随便看看也聊胜于无,所以就花五块钱买了下来。
回去的当晚就开始看了起来,不想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并一发不可收拾,用了一个通宵和一个白天的时间一口气把书看完了。期间我的心中始终充盈着一种丰沛的情感,并多次因主人公的遭遇而让泪水润湿眼眶。至今,孙少平晚上在未完工的工地二楼带着一背的伤痕和疲惫挑灯夜读的场景还在我脑海中不时浮现,同时还有那句充满了人生哲理的文字:人活着,就准备随时接受各种磨难。
在那段极其困难的日子,《平凡的世界》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一种阅读上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是它让我重新认识了什么是生活,找到了一个平凡人为之努力和奋斗的方向。可以说,正是《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安和孙少平这对平凡的兄弟不平凡的故事激励了我,带我走出了那段最难熬的岁月。
后来在读大学期间,我又把这本书重读了一遍,并强烈推荐给班里几个比较要好但不爱读书的室友,果然不出所料,他们都和我当初一样,深深陷入了路遥编织的这个平凡的世界当中,不可自拔。看完以后,我们一起交流心得的时候,他们都说,这本书很朴实,但是让人看了很感动,从孙少安或孙少平身上,能够看到自己的影子。
是啊!一本描写七八十年代关于陕北高原偏远农村一对普通兄弟俩的平凡的故事,何以能突破时代和年龄的界限,吸引不同年代段不同读者群的共鸣,跻身茅盾文学奖这个小说界的最高殿堂呢?它吸引人的独特魅力何在?我想答案就包含在作品的题目当中了吧。平凡的世界——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我们其实就是普通人,虽然年少轻狂的时候,也曾梦想改天换日甚至改变世界,但是到头来出人头地者只是少数,大多数还是这个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我们所生存和生活的世界仍然平凡而普通。
所以,从这点来说,孙氏兄弟像我们人群中的大部分一样普普通通,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他们两兄弟不甘命运的安排,渴望改变自己和家庭境遇的强烈愿望并为之不懈努力奋斗的经历和我们都是息息相通的,正是这个为了梦想拼搏奋斗的精神感动和鼓舞了我们许多人,并且因为他们出身平凡甚至卑微,所以他们的故事才更具说服力和感染性,让不同的读者和观众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孙少安、孙少平其实就是我们千千万万个平凡人的真实写照。他们分别代表了两种类型:孙少安,为了帮助年迈的父亲,供养弟弟妹妹上学,年少辍学,日夜操劳,一身背负着沉重的责任,做事从来都是只考虑他人而忽略自己,为了家庭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爱情,所以在面对润叶的大胆示爱他选择了放弃,他的心情想必也正如在劝慰少平的一样:身体上的苦算不上什么苦,心里上的苦才是真的苦啊!还有,在他和秀莲的光景日子好转的时候,为了照顾还破破烂烂的一大家子,他宁可三番五次对秀莲秀莲翻脸也不愿选择分家,原因无他,只因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不愿放下!所以在我看来,少安才是中国传统价值所提倡的男人的典范:始终把责任放在第一位,为了大我牺牲小我。
与之相反,少平则是另外一种类型。虽然他也出身农村,自小便感受到了生活的艰难和家庭的沉重,但是由于上学和喜欢看书的缘故,内心因家庭的贫困而自卑,进而自尊和要强,这种复杂的心理感受交织在一起,使他显得特立独行,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即便他的哥哥少安也无法理解,只有田晓霞懂得这个敏感青年的内心,所以经常对少平这样说,你和别人不一样,你是一个有另外世界的人。确实,通过阅读,这个普通的年轻人眼界已经放的宽广,内心逐步变得充实,开始思考自己身边以外的世界,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后来随着他外出黄原打工和煤矿工作的经历,这种价值观进一步得到了强化,孙少平身上最吸引人的地方正在于这一点:他虽然出身平凡,但是人格力量并不平凡,相反还十分强大;他工作普通,甚至比较卑微,但是他对此坦然自若,并始终相信通过自己用双手创造财富最光荣,工作有贵贱之分,但在这点没有丝毫区别。
兄弟两个,一个有责任、有担当,一个有想法、有主张,他们寄托了许多渴望改变命运,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凡人的梦想,书中的孙少安、孙少平,就是身边的你、我、他。
最后,借用书中田晓霞的一句话作为文章的结束语吧:只有永不遏止的奋斗,才能使青春之花即便是凋谢,也是壮丽的凋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