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得州有一位神枪手,百发百中。因为每次他先打枪,然后在弹孔周围画靶心。比喻那种先定死了结论,然后往回找证据的人。
这种具有强盗逻辑的思维方式很神奇,往往不知不觉中坑人于无形。
生活中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人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扶?”一旦别人这样发问,你就会开始解释“为什么要扶?”。谁知道你解释得越多,对方反而有越多“证据”来反驳你。因为对方已经认定了“人就是你撞的”这个结论,而且他只会从你的解释中,挑选对这个结论有力的“证据”。
这样的坑,你有幸跳过没?或者说,你有意无意挖过没?
这里有几个容易混淆视听影响思维的概念可以帮我们捋上一捋:
一是循环论证和“综上所述”。
“大师,我许的愿为什么不灵?”
“心诚则灵。”
“怎么才能知道自己心诚呢?”
“愿望实现了,就能证明你心诚了。”
…………
一般的论证过程是从前提条件推导出结论。循环论证的特点是:前提就是结论,结论就是前提。比如说刚刚这个著名的“心诚则灵”理论。你看,这句话等于说:“只有被证明灵验了的心诚才会灵验。”
谢霆锋有首歌叫《因为爱所以爱》与这有异曲同工之妙。然鹅,在你认为这种逻辑很搞笑的同时,我们却一直都在坚信:足够努力你就能成功^_^
老板问:你觉得隔壁办公室的老王如何?
“该同志党性不够强,因为学习强国没有达到一万分”。
“该同志群众基础不够好,因为年度考核群众投票有一票不称职”。
…………
换句话说,就是必须要学习强国一万分以上才能证明老王讲党性,年度考核必须要全票优秀才算得上大家普遍认可。
老王委屈的在墙角哭诉:我的工作时间几乎都在完成业务,一有空闲就积极的上党课,参加党日活动,好不容易努力挣到9999分你却说我不够一万?还有那啥,投我一票不称职的家伙因为之前欠我钱不还我好心提醒了她一下……
二是诉诸无知和“暂未发现”。
小时候,我们看卫斯理,看《飞碟探索》,大家当时应该都有一个很坚定的信念:“如果飞碟不是外星人的飞船,为什么科学给不出合理的解释呢?”
现在长大了,我们可以回答:“为什么呢?因为科学能解释的东西极其有限。飞碟有可能是一种还未被发现的心理幻觉;有可能是传播者的夸张描述;也有可能是未来能解释的一种自然现象……”总之,“科学暂时不能解释”这个前提,并不能得出“一定是外星人”的结论。
好了,如果有领导请你介绍两个人的情况。
“甲先生很优秀的,我从来没有听到过他的反面评价”。
“乙小姐的心理有毛病,曾经在一次座谈会上她的直白发言让我的好朋友很尴尬”。
明辨是非看能力,客观与否显人品,评价别人的同时也在考验自己。
甲先生是幸运的,即便有可能平凡无奇;乙小姐在坑里仰天长叹:你我素不相识,就凭那一次发言就让你一叶障目了?
妖精,还说你不是强盗?!吃俺老孙一棒!
三是以偏概全和“身份标签”。
比较常见的以偏概全是“地图炮”。地图炮原来是一个塔防游戏里特别厉害的大面积杀伤武器,后来被引申为“地域攻击者,或是以少数人的行为否定某个群体行为”的地域性以偏概全。
比如:“东北人都是黑社会;广东人什么都吃;山西人爱吃醋;河南人总被黑……”。还有常听人提及的XX的人抱成团,XX的人各顾各,XX的人狗咬狗……
有“地图炮”,就会有“性别炮”,“行业炮”,“外貌炮”……
在给人写评语的时候,是否也有着这样的困惑:综合类干部都任劳任怨加班加点但不太熟悉业务,搞专业的都业务精通但工作中有时缺乏灵活性,年轻的都是敢闯敢干善于开拓进取但有时工作不够细致,岁数大的都是工作经验丰富但主动性创造性有所退化,女同志大都工作细致认真但有时显得不够大胆………
以及常在卫生间墙角听到的八卦议论:
他长得贼眉鼠眼,一看就不是一个实在的人;那女的一幅狐媚相,穿着花枝招展,一看就是花瓶类型喜欢出风头静不下心干事;那人面带猪像,肯定做事不动脑筋……
说到这里,我不禁用勾魂手摸了摸自己猪脸上的那对贼眉鼠眼,然后对你嫣然一笑:你有过这样的偏见吗?你也这样的被别人偏见过吗?
女神奥黛丽赫本说: “若要有优美的嘴唇,要讲亲切的话,若要有可爱的眼睛,要看到别人的长处,若要有苗条的身材,把你的食物分给饥饿的人,若要有美丽的头发,让孩子一天抚摸一次,若要有优雅的姿态,走路请记住行人不止你一个。”
如果上天给了你评价别人的机会,请认真且神圣的对待,因为你的身后也有无数双眼睛在审视着你。
当然,我们可能做不了用爱温暖世界的赫本女神,但不要做一个自欺欺人、损人不利己的得州神枪手,我们可以努力做一个目清耳明、心胸豁达、头脑清醒、明辨是非的画者。
因为,大千世界,你我何曾不是画中人同时也是画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