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日,王猛大军集结休整后,再次逼近潞川。
这一次,他弃邓羌不用,以梁成打头阵,然后让杨安和张蚝为左右两翼,邓羌领后军,接应诸军。
燕军前日胜了一阵,士气稍振。
慕容评听闻王猛又来,也毫无惧意,立刻命将出战梁成。
梁成本来心有怯意,手上一松,不敌燕将,大战一番后败走。
潞川城门再次大开,燕军疯狂涌出。
梁成的前锋军马看看就快抵敌不住,亏得杨安和张蚝二将从两翼杀出,截住燕军,双方遂进入一片混战之中。
秦军人数本来不多,又经长途跋涉,且诸将各有惧意,在如此不利的条件下,实在难敌人多势众的燕军,即使对方遭慕容评压榨得已经毫无斗志。
王猛在高处望见城里的燕军纷纷涌出,秦军就要处了下风,急得直跺脚。
又见邓羌的后军并未接应上去,不禁大怒,立刻派人去召邓羌,要他立刻领兵出战。
传令官来到邓羌营中,传帅令要邓羌出战。
营门兵士将他引进去,只见邓羌尚然高卧在帐中,宿醉未醒。
传令官连呼数声,邓羌才微微睁开惺忪的眼睛爬起来,一边倒水喝一边假意问道:“什么事啊?”
“邓将军,”传令官将令箭呈上,道,“元帅有令,战事危急,请将军速速出战。”
邓羌看了一眼令箭,也不伸手去接,只是轻描淡写地道了一句:“燕军势大,我军只宜坚守,不宜出战,还是等陛下大军到了,我们再出战吧。”说完便走到一旁拿起画戟来细细擦拭。
传令官无奈,又苦苦哀求了一番。邓羌毫无所动。
传令官只得叹息一声,匆匆回去复命。
王猛听说邓羌抗令不行,心头大怒。
不过他知道此刻不是生气之时,略略寻思之后,他朝传令官附耳低言一番,让他再去传令。
传令官第二次来到邓羌大帐,将令箭递了过去,还没容他开口,邓羌就已经满脸怒容地拍案而起,背过身道:“你怎么又来了?难道我之前说得还不够清楚吗?”
“元帅有令,请邓校尉速速出战,以解秦军之困。”传令官大声道。
邓羌摆摆手,不耐烦道:“我不是说过了吗?燕军势大,不可轻敌——”
说着,他突然停顿下来,转过身惊喜地望着传令官道,“你刚才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元帅有令,请邓校尉速速出战,以解秦军之困。”传令官又大声重复了一遍。
邓羌大喜,立刻单膝跪下,恭敬接过令箭,慷慨言道:“末将遵令!请回禀元帅,此战若不胜,邓羌愿献项上人头。”
说罢立刻持戟出营,飞身上马,率领后军扑向混乱的战场之中。
这邓羌在秦军中,乃是数一数二的猛将,百万军中可取上将首级。
这回得了激励,血性顿生,一杆画戟杀入燕军,如入无人之境。
本来即将溃败的秦军得了助攻,顿时声势大振。
诸将见邓羌杀入重围,毫无惧意,也都纷纷有了信心和斗志,越战越勇。
战局瞬间就被扭转。秦军如狼如虎,无不以一当百,杀得燕军闻声丧胆,望风而逃,争先恐后涌入潞川城中。
正当燕秦激战之时,奉命率五千军马驻守在潞川附近的拓跋斤和莫题二人却对大战视之不见,按兵不动,只顾整日高卧饮酒。最后闻说燕军大败,两人不禁鼓掌欢呼。
“哈哈哈。”莫题道,“燕国人目中无人,实在该有此报!”
“这下他慕容评总算知道教训了!哼!”拓跋斤冷笑一番后,将杯中酒一口饮尽。
慕容评原本见燕军就快取胜,在城楼上高兴地拍掌大笑。
谁料后来一将飞入阵中,导致战局突变,燕军纷纷溃退,而秦军排山倒海,呼喊着从后掩杀。
慕容评慌了,害怕秦军抢入城中,急忙下令关闭城门。
可怜还有一大半燕军并未入城,前无逃路,后有追兵,最终战死无数,投降无数。
这一仗下来,秦军大获全胜,而燕军损失达数万人。
慕容评再也不敢出战,只是蜗居城中,继续鬻水卖柴,聚敛为务。
燕军上下不堪其苦,渐生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