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这是北京的秋。我以为当山楂红了银杏黄了,北京将成为我遥望的远方,没想到还是偶然地遇上了这一年的秋。
青翠的山楂挂满枝头,路旁的银杏镶上黄边,点上一杯咖啡,看着窗外人来人往,在街角熟悉的咖啡馆。北海景山、史家胡同、北大红楼,都在步行可达的近旁。这里是老舍、郁达夫笔下的秋天,是我走过的青春,是鲁迅、林徽因走过的民国,还有更久以前的清代、明代......
昨日,还是艳阳高照。夕阳西下时,阳光透过咖啡馆西面的落地玻璃窗照在纸面上,落笔处不觉延伸出朵朵繁花,记下的是盛夏午后的宁静。咖啡馆外,古老的大树洒落树荫一片,即使是暑期旅游旺季,胡同里也只剩虫鸣鸟啼,和四合院紧闭的大红门。抬头是白云连绵,四合院外的瓜架和院里的大树在微风中低吟,那是一首来自北平的民谣。
这样的场景,似曾相识。或许,是《京华烟云》里,正值青春年华的姚木兰奔跑而过,爽朗的笑声里是对自由与未来的向往。或许,是《城南旧事》里,年幼的林英子在无助张望,迷茫的眼神中藏着生逢乱世的无措。或许,只是我曾在某一个同样的夏日,从这里或者那里走过。走过,北京或者北平的胡同。
而今日,同样的咖啡馆,同样的街角,伴着雨点打落朵朵水花,那是人们上班路上的匆匆步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知不觉,这座城市就这样又一次从酷暑走到秋凉。故乡无秋,第一次遇见秋天是在北京,后来在北京又走过了许多的秋天。在秋雨秋叶的渲染下,北京的秋天总令人想拿起笔,写下满心沉郁,想披上薄薄的长衫,裹住一丝暖意。
可提笔许久,笔落处依然是白纸一张,雨落处也只是水洼一滩,哪儿来的那么多沉郁等待抒怀,长衫也总会在匆忙外出时被遗忘在沙发的一角。那些我走过的胡同,驻足的街角,同样也都只留下一片空白。然而,正是这一抹阳光,一滴雨水,甚至是一片树荫、一个石墩,都会在无意间,唤醒记忆深处某种无法言说的滋味。这滋味,携带着过往的冬夏晨昏、花开叶落、喜怒哀乐。这滋味,留在我的心里,还有陪伴我走过的人们的心里。
我曾以为,怀念的是一座城,其实怀念的,是在那座城里走过的岁月,和一起走过的人们。我曾以为,怀念的是看过的美景,喝过的美酒,其实怀念的,是那一分一秒的岁月静好。每一个岁月静好,都值得怀念。但值得怀念的,不只是静好的岁月。离别时的感伤,雨夜独行的慌张,周末加班的忙碌,飞机延误的等候,你可曾发现其中也有值得怀念的瞬间?
那一次的离别,你们在饭后如往常一样散步,他在机场轻轻拍着你的后背,说到,很快会再回来的。许多年后,你还会偶尔梦见,最后的那家小饭馆,或是散步走过的狭窄街道,和那个傍晚的天高云淡。离别虽然感伤,承诺虽然如雨滴溅落成水花,但你也学会了从容地告别,微笑着前行,继续去寻找和遇见属于你们的花海。
那一天的雨,不大也不小,雨点打落在你的脸上、衣服上。还有许多人,在下班的路上,与你一样匆匆前行。可你的心里,比近在咫尺的路人多了几分欢喜。因为,你正在赶赴一场久别重逢的聚会,许久未见的老友正在等着你。你知道,他们不会介意雨水打湿你的妆容。
那一天的加班,小伙伴读着你写的朗诵稿,一遍又一遍。最后虽然落选,但机房闪烁的微弱灯光,仍一刻不停地通过一根根光纤线路,和着你们无声的铿锵步伐,迎接通关现场的飞机起落、车船往来。无论白天或黑夜,每一条查验、征税和放行记录上,都写满你们的默默守护。
那一晚的延误,你不停地刷新手机app,上面显示的登机时间也一延再延。等到飞机终于起飞,已是第二天的凌晨。三小时后,你在半睡半醒中拖着行李箱走下飞机。此时,父亲已开车在出口等着你,母亲打开保温杯的盖子,递给你一壶热气腾腾的汤水。到家,东方的天边依稀可见一抹鱼白。
多少次在北京想念故乡,想念与祖母一起喝茶看潮剧的午后,想念父亲带着我们寻访潮汕乡间处处古迹的周末,想念母亲端上新鲜小鱼的午餐。多少次在故乡想念北京,想念一个人走进胡同深处的清晨,想念雨后偶入静谧园林的秋夜,想念一壶好茶一杯酒的日常。我们总在想念中怀念,以为怀念的是一座城,后来才明白,我们怀念的是那些随时光流逝的静好岁月。
可今天,我又仿佛懂得了,值得怀念的不只是静好岁月。伴随着每一次的花开叶落,怀揣着每一分的喜怒哀乐,在与亲人、爱人和朋友的悲欢离合中,每一步前行都是我们为未来许下的青春,都寄托着我爱的、爱我的、我爱过的、爱过我的人们的期冀与祝福。我想,在不久的将来,当我第一次在远方同时想念北京与故乡,我怀念的将不只是这些年里的静好岁月,还有我们在这些岁月里共同经历的追逐、拼搏、哭泣和其他许多的零零总总。
雨渐微,天未晴。
昨天,值得怀念的,是每一寸光阴。明天,放下怀念,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