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将孩子送进重点学校,就可以享受好的教育;有人说生在发达的城市里的孩子,可以享受好的教育;有人说好的教育就是学生成绩优秀,考入名牌大学。
影视剧里常有这样的情节:富家子弟常被送到国外求学,然后被人羡慕。国外教育真的是最好的教育吗?
各大公司招聘也是985,211大学生优先,海归派更吃香。因此,每个家庭都在为孩子能享受好的教育而努力,或是找关系,或是花高价送贵族学校。
乡村的想进入县城,县城的向省城跑,省城的向往北上广,北上广的便飘洋过海走出国门。那些没办法将孩子送出的家长,也不示弱,口称“再穷不能穷教育”,寻找各种辅导机构来做补偿。
这些孩子因为要享受好的教育而离开家,离开父母,因为不是每个父母都有条件陪读的。家长认为将孩子送进心仪的学校,就意味着成功了,安心了。在孩子出现叛逆,厌学等情况时,他们愤怒抱怨,不甘心:我们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你还不珍惜。。。。。。
近年来有多少青少年抑郁甚至自杀,都说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了。怎知道孩子也辛苦,他们背负着家庭的希望,却远离亲人。以分数定尊卑,以成绩论成败,小小年纪就投入无硝烟的战争中。疲惫时不能及时停靠那温馨的港湾一一家,痛苦时烦闷时无处发泄,(有时在家人面前撒撒娇,或闹脾气甚至被认为是无理取闹,就可以减压泄怨)就是在他们取得成就时,需要分享他们的喜悦时,也只能借助高科技的通讯工具。他们的情绪无法正常疏泄,怎么会不脆弱呢!
亲情不是有钱,有地位就能得到的。有时一个眼神,一个微笑,轻轻的抚摸,胜过千言万语。语音和视频能补偿那呼吸间的体温气息吗?
在抱怨孩子冷漠,只知道玩手机,不体谅父母的艰辛时,是否想过,你让他看到你的艰辛了吗?
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甘愿为孩子超价付出,他们也同样要面对各种压力,他们也不忍与孩子分离。虽说孩子总是要离开父母的,也应该随着他们的年龄慢慢分离。比如离开家乡上大学时,他们已是青年,好多事已经可以面对,更渴望见见外边的世界,自然会欣然接受。
非常同情这些家庭,更可怜那些深夜醒来想家的孩子,他们渴望亲情,却又怨恨父母,这种矛盾情绪有损他们身心健康。曾看到有的孩子看家长时的眼神,如对恶敌,异常凶狠,对父母恶语以对,甚至动手推打。父母无助的泪流满面,悲叹道:我们还不是为了让孩子享受好的教育吗?
什么是好的教育?
杨绛先生曾说过:好的教育一一首先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上进心,引导人们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让他们潜移默化。这方面榜样的作用很重要,言传不如身教。
言传不如身教,无论何教育也离不开家庭,远离家庭和父母分开的孩子,怎么享受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