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结束后的第一周,据说很多快递公司都爆仓了——
据说,很多公司、单位的大门前都是这样的壮观场面——
各位参与剁手的同学,你们在某宝、某东、某品会上血拼的东东已经收到了几个?还有多少仍在路上向你狂奔呢?
双11的前后几天,许多微信大号都刊发了种草清单、购物攻略、买买买小贴士等文章,以期帮助粉丝们学会挑选自己最需要、最有价值的东西,学习“有效地花钱”。
虽说这些文章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在我看来,如果能透过商家热闹的营销手法,看清其深层的商业套路,也许更有利于你看紧自己的钱包,不被盲目地牵着鼻子走,不浪费自己的血汗钱。
得益于近两个月来在《刘润5分钟商学院》上的学习,我的收益着实不少。刘润老师曾说过:诸如双11之类的促销活动,都是商家们的各种营销手段和商业套路的大展演。
观察今年的双11大促,真是所言不虚。
商家一个最常见的促销手段就是利用“价格锚点”。如果消费者对某件产品价格不确定的时候,会采取两种重要原则,来判断价格是否合适:第一,避免极端,第二,权衡对比。
比如,同品牌的3款手机,价格分别是1699、2499和3299元,你猜哪款销量最好?结果证明是2499元那款。如果只推出前两款,那么1699元比2499元的销量更好。
再比如,电信推出的3种流量套餐,300M是19.9元,500M是9.9元,800M是34.9元,看起来当然是500M的最划算,结果销量也最好。也许300M和800M套餐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凸显500M的实惠。
价格锚点的逻辑,就是让消费者有一个可对比的价格感知。这其中的商业套路就是,消费者并不是真的为商品的成本付费,而是为商品的价值感而付费。
有部分商家采用商品预定模式,让顾客先交一部分定金,过一段时间收剩下的钱再发货。这就是应用了“沉没成本”理论达成促销目的。
沉没成本,是指人们在决定是否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看这件事情未来对他是否有好处,还会注意自己是否已在此事上面有过投入。这是一种非常有趣且顽固的非理性心理。
正因如此,有些人交完定金后,过了几天虽然购买冲动消失了,但为了避免损失定金,很可能还是决定购买。
如果利用这个心理,反其道而行之,你去商场买衣服时,可以反复挑选、试穿,让店员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最后在讨价还价时,店员为了不让这部分沉没成本损失掉,可能会给你更多优惠。
还有某些商家善于利用人们的“比例偏见”心理来促销商品,这种手法在电子产品销售中尤其常见。
比例偏见,也是一种非理性心理,是指人们对比例的感知,比对数值本身的感知更敏感。
利用这个原理,商家可以采用换购的方式,让消费者把注意力放在价钱变化比例很大的小商品上,或是把廉价配置品,搭配在一个昂贵的东西上面一起卖,都能让消费者觉得特别划算。
比如,200元的4G内存条销量也许不大,但如果附加在电脑上后,4G内存电脑卖4800元,8G电脑卖5000元,只需多加200元电脑性能提升1倍,消费者很可能就会买8G的电脑。
再比如,售价4000元的电脑送一个30元的鼠标,其效果就没有加1元换购30元的鼠标更容易打动消费者。
还有一种商家惯用的促销手段是利用了人们厌恶损失的心理。
损失规避,是指人们对损失更加敏感的底层心理状态。典型的案例有:7天无理由退货、用以旧换新来替代打折、配送费返还等。
比如,商家许诺7天无理由退货,消费者买了衣服、电子产品等回家后,东西已经成为自己的了,这时候如果不是因为商品质量有问题,来退货的人寥寥无几。
再比如,家具商场买家具如果要另收20元的配送费,会触发消费者的损失厌恶心理,如果换成将配送费增加到产品价格中,告诉消费者不配送可以便宜20元,效果就好多了。
…… ……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正可谓:商家套路深,剁手需谨慎!
学点经济学常识,虽不能让你快速挣大钱,但是肯定有助于你在热闹喧嚣的商业世界里保持耳聪目明、理智谨慎。你认为呢?